【释义】:
指正月,谓一年的头一个月。
《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初月一日羲之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至叹至深,君亦同怀。”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宦者宫人言,正月与上讳同音,故共易为初月。”宋·陆游《老学庵续笔记》卷一:“王羲之之先讳‘正’,故《法帖》中谓‘正月’为‘一月’,或为‘初月’。”
【释义】:
指正月,谓一年的头一个月。
《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初月一日羲之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至叹至深,君亦同怀。”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宦者宫人言,正月与上讳同音,故共易为初月。”宋·陆游《老学庵续笔记》卷一:“王羲之之先讳‘正’,故《法帖》中谓‘正月’为‘一月’,或为‘初月’。”
[古汉语]仲吕:【释义】: 四月的异名。古以十二音律阴律中的第三律配四月,因古有“仲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吕氏春秋·季夏》:“仲吕之月,无聚大众,巡劝农事。”《淮南子·天文训》:“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
[古汉语]上春:【释义】: 即孟春。指正月《周礼·春官·天府》:“上春,衅宝镇及宝器。”正月,杀牲取血涂宝镇和宝器。衅,以血涂沫;宝镇,玉圭之类的珍贵玉器;宝器,钟鼎之类的祭器。郑玄注:“上春,孟春也。”唐·杨师道《奉和正日临..
[古汉语]三阳:【释义】: 正月的异名。按《易》正月为泰,卦象为上坤下乾,即上三阴,下三阳,名“三阳交泰”或“三阳开泰。”故称正月为三阳。又:《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天气下降。”孔颖达疏:“正月,三阳既上,成为乾卦..
[古汉语]病月:【释义】: 三月的别称。病,通“丙”,光明的样子。谓三月万物光明灿然,生机勃发。《尔雅·释天》:“三月为病。”郝懿行义疏:“病,本作窝……然则窉者丙也,三月阳气盛,物皆炳然也。”清·钱谦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
[古汉语]玄月:【释义】: 九月的异称。《尔雅·释天》:“九月为玄。”郝懿行义疏。“《诗·何草不黄》正义引李巡曰:‘九月万物毕尽,阴气侵寒,其色该黑。”故九月为玄月。《国语·越语下》:“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