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过错,罪过。
愆,亦作“”、“”、“”,罪过、过失。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发奸私,面相酬证,事途回穴,翻惧愆尤。”汉·张衡《东京赋》:“卒无补于风规,只以昭其愆尤。”唐·李白《古风》之十八:“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渠不知此机,故自认愆尤。”
【释义】:
过错,罪过。
愆,亦作“”、“”、“”,罪过、过失。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发奸私,面相酬证,事途回穴,翻惧愆尤。”汉·张衡《东京赋》:“卒无补于风规,只以昭其愆尤。”唐·李白《古风》之十八:“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渠不知此机,故自认愆尤。”
[古汉语]仲吕:【释义】: 四月的异名。古以十二音律阴律中的第三律配四月,因古有“仲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吕氏春秋·季夏》:“仲吕之月,无聚大众,巡劝农事。”《淮南子·天文训》:“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
[古汉语]初月:【释义】: 指正月,谓一年的头一个月。《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初月一日羲之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至叹至深,君亦同怀。”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宦者宫人言,正月与上讳同音,故共易为初月。”宋·陆游..
[古汉语]上春:【释义】: 即孟春。指正月《周礼·春官·天府》:“上春,衅宝镇及宝器。”正月,杀牲取血涂宝镇和宝器。衅,以血涂沫;宝镇,玉圭之类的珍贵玉器;宝器,钟鼎之类的祭器。郑玄注:“上春,孟春也。”唐·杨师道《奉和正日临..
[古汉语]太蔟:【释义】: 亦作“太簇”。正月的异名。本为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的名称,古用以指代正月。古十二音律分为阳律六,阴律六。以阳律配单月,从十一月开始,经一月,到九月;以阴律配双月,从十二月开始,经二月,到十月。均根据..
[古汉语]病月:【释义】: 三月的别称。病,通“丙”,光明的样子。谓三月万物光明灿然,生机勃发。《尔雅·释天》:“三月为病。”郝懿行义疏:“病,本作窝……然则窉者丙也,三月阳气盛,物皆炳然也。”清·钱谦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