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生等编着。
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5月版。30万字。
是作者实地调查“临高话”(以临高县为代表的海南岛北部居民所讲的“村话”)后的研究成果,分绪论、语音、词汇、语法和附录5部分。主要分析研究“临高话”的音位系统、词汇、词组、句子和句子成分,并运用比较法探讨了“临高话”与壮侗语族诸语言在语法上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特点。认为整个海南岛的“临高话”大同小异;“临高话”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是与壮语最为接近的一种语言。书后附临高一带民间故事和民歌,“临高话”与壮侗语族语言词汇对照表。
张元生等编着。
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5月版。30万字。
是作者实地调查“临高话”(以临高县为代表的海南岛北部居民所讲的“村话”)后的研究成果,分绪论、语音、词汇、语法和附录5部分。主要分析研究“临高话”的音位系统、词汇、词组、句子和句子成分,并运用比较法探讨了“临高话”与壮侗语族诸语言在语法上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特点。认为整个海南岛的“临高话”大同小异;“临高话”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是与壮语最为接近的一种语言。书后附临高一带民间故事和民歌,“临高话”与壮侗语族语言词汇对照表。
《总称释义》:官却·金迈旺布着。青海民族出版社1983年9月藏文版。3万字。根据长条木刻版印制。总称,意即法数、法门、法异门,是事物的总名称,根据事物的各个属性,加以概括总结,使其具有代表性。此学科发源于何时,有两条可以..
《现代蒙古语》:那森柏等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2年7月蒙古文版。35万字。民族语文高等学校教材。分6编,共33章。第一编导论,论述蒙古语的起源、发展概况,现代蒙古语的形成和发展,现代蒙古语的规范问题,学习、研究蒙古语的..
《蒙古文字学》:包祥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4年6月蒙古文版。10.7万字。内容由前言、蒙古文字的起源、蒙古文字的沿革概述、蒙古文字的历史发展、简要结论5个部分构成。系统阐述蒙古文字的起源、沿革和发展,蒙古族在历..
《黎语调查研究》:欧阳觉亚等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93.6万字。共5章。第一章总论,论述海南岛和黎族;黎族名称的由来;黎族的支系及其特征;黎族的人名和亲属称谓。第二章语音,将黎语划分为10个方言,逐一介绍每个..
《壮语语法研究》:韦庆稳着。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5月版。26.5万字。重点在分析词组,分18种,由主谓、动宾、补充、谓修、谓联、连动、兼语、判断、时动、趋向、能愿等12种谓词性词组和数指、方位、复指、体修、体联、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