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字学》

《蒙古文字学》:

包祥编。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4年6月蒙古文版。10.7万字。内容由前言、蒙古文字的起源、蒙古文字的沿革概述、蒙古文字的历史发展、简要结论5个部分构成。

系统阐述蒙古文字的起源、沿革和发展,蒙古族在历史上使用过的多种文字的特征、成功与不足,蒙古文字改革的经验教训。

对蒙古文字的起源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一次提出了“蒙古人起用文字的年代应早于13世纪而大约在公元10世纪前后”的论点;历史上曾有用“蒙古新字”、“元国字”“八思巴字”、“方体字”等称谓八思巴字的创制,而作者提出八思巴字是元朝第一位皇帝忽必烈从巩固自己政治统治的目的出发,企图统一多民族文字的结果的新论断。

为您推荐

《总称释义》

《总称释义》:官却·金迈旺布着。青海民族出版社1983年9月藏文版。3万字。根据长条木刻版印制。总称,意即法数、法门、法异门,是事物的总名称,根据事物的各个属性,加以概括总结,使其具有代表性。此学科发源于何时,有两条可以..

《现代蒙古语》

《现代蒙古语》:那森柏等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2年7月蒙古文版。35万字。民族语文高等学校教材。分6编,共33章。第一编导论,论述蒙古语的起源、发展概况,现代蒙古语的形成和发展,现代蒙古语的规范问题,学习、研究蒙古语的..

《突厥语大辞典》

《突厥语大辞典》: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至1984年5月维吾尔文版。100万字。3卷。着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是公元11世纪生长于喀什的维吾尔人,学识广博,精通突厥语、阿拉伯文,后于巴格达用阿拉伯文..

《黎语调查研究》

《壮语语法研究》

《壮语语法研究》:韦庆稳着。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5月版。26.5万字。重点在分析词组,分18种,由主谓、动宾、补充、谓修、谓联、连动、兼语、判断、时动、趋向、能愿等12种谓词性词组和数指、方位、复指、体修、体联、物主..

《高昌馆杂字》

《高昌馆杂字》:胡振华、黄润华整理。民族出版社1984年5月维吾尔文版。2.4万字。是明代编纂的一部汉文与回鹘文对照的分类词汇集,收集词汇1002条。编写格式是每半页4个单词,分上下两排,每个回鹘文单词及其汉义和标音从右至..

《达斡尔、哈萨克、汉语对照词典》

《达斡尔、哈萨克、汉语对照词典》:开英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12万字。收入词汇1.3万条左右,其中主条8000条左右,副条(包括词组和熟语)5000条左右。主要收录达斡尔语基本词汇和一般生活用语,专门术语收入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