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袁宏道】(1568一1610),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明文学家,“公安派”创始人,有《袁中郎集》。
他以“质”、“真”论美,提出了“任性而发”的“性灵说”,认为创作的源泉在心灵,“出自性灵者为真诗”。
他反对摹拟复古,提倡文学的独创性,作家要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他提倡的“趣”这一审美要求与“性灵说”是密切联系的,在当时及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刘熙载:【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一字融斋,江苏兴化入。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史上后期的一位思想家,《艺概》是他的一部美学著作。 他的美学思想的主要成就是对审美艺术的辩证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对审美的主客体的分析,认为..
杨慎:【杨慎】(1488一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著有《升海集》等。 杨慎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升庵诗话》。 他强调“诗道性情”,并以此为标准论诗。 另外他对《诗经》、宋诗和杜诗等有不同的看法,值得参考。..
脂砚斋:【脂砚斋】他的小说美学理论主要表现在关于典型人物的创造,认为贾宝玉“今古未有之一人”“是吾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而实际上是曹雪芹创造出来的。 小说中典型人物具有客观真实性,而这种真实性..
沈括)(1031一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人,北宋科学家。 他在《梦溪笔谈》中精辟地总结并细致地阐释了艺术创作的某些客观规律,反映出人们在审美意识上的某些特点,如在论画上,他概括丁散点法,特别重视主体的审美情感,认为“识..
王瞩裤:【王瞩裤】(?一1623),字伯良、伯骏,号方诸生,秦樱外史,会程(今浙江绍兴)人,有《曲律》等戏曲理论著作。 在《曲律》中,他论述了戏曲家的创作态度和戏曲创作过程的一系列问题,重视学习前人的诗词和戏曲等优秀遗产,但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