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尽意

言不尽意:【言不尽意】参阅C得意忘官)条。
指语言文字难以穷尽所要表达的意思。
借指作为象征符号的语言之外所离含的无限的审美意蕴。
这一美学命题首先见之于《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后来《易经·系辞上》明磷概括为“书不尽言,不尽意”之说。
这个命题的提出指出了离与意的关系。
窗是为了表达意的,意婴通过言表现出来。
但是,官与意两者并不完全是一个东西,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
“官不尽意”说客观地表现出窗与意之间的矛盾。
况丑作为庄子所要表现的意,不是一般事物之意,而是“意之所随者”-道,因此更具有只能意会不能传的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言与意所表现的“合不尽意”的矛盾更大。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庄子提出“无言”、“忘害”的主张。
一是指追求言外之意,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老声)就是指言外之意;二是指用审美语言,即象征性语言代替一般语言,使语言因象征而具有无限的寓意和韵味,从而赋予语言除本义之外,还有象征义、引申义的特征。
这样才使语宫有审美特征,表现出审美意义。
美学家所重视。
陆机《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遗意。
”刘规《文心雕龙》;“言不尽意,圣人所难”。
都调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更需要解决“言不尽意”的矛眉,才能使文学获得较大发展。
这给中国古代文学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打下了基础。

为您推荐

画人物难

画人物难:【画人物难】“文学是人学”,但写人却难。 这是现实主义关于塑造典型性格必须下苦功夫的一种启示。 清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画神鬼易,画人物难,写宝卿正是写人之笔,若与黛玉并写更难。 今作者写得一毫难处不见,..

点景写情

点景写情:【点景写情】指描画点染景色和抒写情思。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杜约夫问日:‘点景写情孰难?’予日:‘诗中比兴圃多,情景各有难易。 若江湖游宦羁旅,会晤舟中,其飞扬憾轲,老少悲欢,感时话旧,靡不慨然本指人体呼吸,..

借景富情

借景富情:【借景富情】指借助于景物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情志。 清刘照载《艺概·诗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两雪霏罪。 ’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 若舍景不言,不过日冬去春来耳,有何意味?”所谓“借景言情”,指作..

解衣般碱

非染帅,非和帅美

非染帅,非和帅美:【非染帅,非和帅美】说明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要求,进行艺术的加工、制作和再创造的必要。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虽云色白,匪染弗丽;虽云味甘,眶和弗美。 故瑶华不琢,则爛夜之景不发;丹青不治,则纯钩之劲不..

意境融彻

意境融彻:【意境融彻】指意与境的完全融合。 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映。 ”至于意境不融彻的例子,承爵说,“‘孙康映雪寒窗下,车胤收萤败帙边。 '事非不核,对非不工,恶,是何哉?”“..

独创生新

独创生新:【独创生新】说明艺术美的创造要富有独创性,唯有独创,才能出新。 清叶燮《原诗》外篇下,“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自汉魏至晚唐,诗虽递变,皆递留不尽之意,即晚唐犹存余地,读罢掩卷,犹令人属思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