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总多

以少总多:【以少总多】指的是一种以个别反映一般,寓共性于个性之中的艺术手法。
“总”指高度的概括集中。
梁刘《文心雕龙·物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画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呆果为出日之容,温濾拟雨雪之状,营逐黄鸟之声,要嘎学草虫之韵;皎日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清李渔《闲情偶寄·语求肖似》“欲做官,则倾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何才了,门为李白、杜甫之后身。
……商者,心之声也。
欲代此一人立信,先宜代此一人立心。
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
无论立身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文心邪辟老,我亦兰舍经从权,为邪牌之愿。
务使心世隐微,随口唾山,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若《水浒传》之叙事,吴道子之写生,斯称此道中之绝技。
果能若此,即欲不传,其可得乎?”清金圣评《水浒传》说:“耐庵忽然以笔墨游戏,画出今副活虎搏人图来。
今而后要看虎者,其尽到《水浒传》中,景阳冈上,定精饱看,又不吃惊,真乃此恩不小也。
传闻赵松雪好画马,晚更入妙。
每欲构思,便于密室解衣踞地,先学为马,然后命笔。
一日管夫人来,见赵宛然马也。
今耐,为此文,想亦复解衣踞地,作一扑,·掀,一势耶?东坡画雁诗云:‘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我真不知耐底何处有此一副虎食人方法在胸中也?”(《第五才子书施耐魔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夹批)泡耐庵之所以能写出景阳冈上武松打虎的精彩一段,赵松雪画马所以毕肖,正是因为他们能设身处地的作了含理的想象和虚构。

为您推荐

浓淡相间

浓淡相间:【浓淡相间】引指绘画艺术作品中的设色要浓与淡相配。 明唐志契《绘事微言·积墨》,“画家要积墨水,暴水或浓或淡,或先淡后浓,或先浓后淡。 有能积于绢紫之上,盎然然,冉冉欲堕,方因润不涩,深厚不薄,此在后自得之。 ”..

心物交应

心物交应:【心物交应】说明艺术形象的成功,是作者内心情思与客观外物互相感应、互相契合的结果。 清姚华《曲海一勺·述肾第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汤使之然也。 一切文章,悉由此则。 盖心物交应,构而成象,积则..

虚实得宜

虚实得宜:【虚实得宜】指画面的有形部分与无形部分及疏密浓淡,要安排得当。 清方黛《静居画论》卷上:“画松,古人立垮率多平正,取法不以奇怪为尚,发枝亦须上下虚实得宜,主树势有虚实,衬树随处生发位置。 ”..

心高

都似旧时熟识

都似旧时熟识:【都似旧时熟识】说明文学家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使读者似相识。 清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宜和遗事》具载三十六人姓名,可见三十六人是实有,只是七十回中许多事迹,须知都是作书人凭空造谎出来..

神遇

神遇:【神遇】估指审美过程中主体主动与客体在精神意念上的契合沟通,力图达到把掘对象的神态和意蕴的目的。 “神遇”出自《庄子·养生主》中庖丁幸牛的寓言。 庖丁在解释其高超的牛技巧之原因时指出:“臣之所好者道也,进..

朱物以游心

朱物以游心:【朱物以游心】莫文章若矣。 从审美角度论述心与”物关系的一个重要观点,说明心物相交,和谐相处的境界。 《庄子·人间世》,“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所谓“乘物”,指顺应外物之意;“游心”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