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力

骨力:【骨力】多指书法艺术中运用指、腕的力度,它是字的形体气势的生命所在。
唐李世民说,“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佩文斋书画谱》卷五《唐太宗论书》)清刘熙载《艺概·书概》,“骨力形势,书家所宜并讲。
必欲识所尤便,则唐太宗巳盲之,白:‘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
”又说,“唐隶规模出于魏碑者十之八九,其骨力冰颇辽之,大抵严整警策,是其所长。
”“骨力”与“筋骨”相关。
如何能有“骨力”?《艺概·书概》又说:“字有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吗得骨,故取指宝;用筋得筋,故取腕悬。
卫璀善草书,时人谓璀得伯英之筋,犹未言骨,卫夫人《笔阵图》乃始以‘多骨丰筋”并之。
至范文正《祭石曼卿文》有‘颜筋柳骨'之语,而筋骨之辨愈明矣。
”指、腕并用,用指见字骨,用腕见字筋。
有筋骨则形势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