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气韵为主:【文章以气韵为主】指明文学作品要以生动传神和富有韵味为主,而不能徒求辞采藻绘的表面装饰。
宋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一《文章以气韵为主》:“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
乍读渊明诗颇似枯淡,久久有味。
东坡晚年酷好之,谓李杜不及也。
此无他,韵胜而已。
韩退之诗,世谓押韵之文尔,然自有一种风韵,如《庭揪诗》:“朝日出其东,我常坐西偏。
夕日在其西,我常坐东边。
当昼日在上,我坐中央焉。
’不知者便谓语无工夫,盖是未窥见古人妙处尔。
且如老杜云:黄四娘家龙满蹊,干朵万朵压枝低。
此又可嫌其太易乎?论者谓子美‘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游对浮沉’,便有‘关关睢鸠,在河之渊’气象。
予亦调渊明‘葛蕩远人村,依依城里烟。
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谢’,当与《豳风·七月》相表里。
此殆难与俗人言也。
予每见人爱诵“影摇干丈龙蛇动,声梵半天风雨寒’之句,以为工,此如见富家子弟,非无福相,但未免俗耳。
若比之‘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便觉气韵不侔也。
达此理者,殆可论文。
”
为您推荐
气韵 :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指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意蕴。气韵理论源于先秦、两汉时代的"气本原"说,即认为充溢于宇宙间的"气"是构成万物与生命的基本原质。气韵最先见用于品评..
文章以气韵为主:【文章以气韵为主】指明文学作品要以生动传神和富有韵味为主,而不能徒求辞采藻绘的表面装饰。
宋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一《文章以气韵为主》:“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
乍读渊明诗..
气韵:【气韵】这是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其具体含义,也有多方面:①指艺术形象的生动。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
文章出以趣为第一:【文章出以趣为第一】强调趣味性在文学创作中的重婴地位。
明容与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第五十二回回末:“李和尚日:有一村学究道:‘李逵太凶恨,不该杀罗真人:罗真人亦无道气,不该磨难李述。..
文章必有余味:【文章必有余味】指文章必须有经得起咀嚼的余味。
清哈斯宝《回批》第三十五回批语:“文章必有余味未尽才可调妙。
满一事,业已烟飞灰灭,还定要掀起余波,先写翠竹青葱,继写如阐哭声,更写宝玉一副神态,便勾动人心..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偏求雕绘组丽而又天成自然。
清王士祯《花草蒙拾》:“前辈谓史梅溪之句法,是梦窗之字面,固是确论。
龙须雕组河不失天然。
如‘绿肥红瘦’“宠娇花',人工天巧,可称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