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贵含蓄而词不嫌流露

诗贵含蓄而词不嫌流露:【诗贵含蓄而词不嫌流露】以情意的含蓄或流露为一标准,说明诗与词之别。
清田同之《西圃词说》:“诗贵庄而词不嫌佻,诗贵厚而词不嫌薄,诗贵含蓄而词不嫌流露。
之三者,不可不知。
”这一看法,与前人的有关论述有一定的联系。
明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词与诗,意同而体异,诗宜悠远而有余味,词宜明白而不难知。
以词而诗,诗斯劣矣,以诗为词,词斯乖矣。
”“词宜明白而不难知”这一主张,并不是词家都赞同的。
近人王鹏运就说:“填词固以可解不可解,所谓烟水迷离之致,为无上乘耶”(见况周颐《惠风词话》卷一引)

为您推荐

诗贵含蓄而词不嫌流露

诗贵含蓄而词不嫌流露:【诗贵含蓄而词不嫌流露】以情意的含蓄或流露为一标准,说明诗与词之别。 清田同之《西圃词说》:“诗贵庄而词不嫌佻,诗贵厚而词不嫌薄,诗贵含蓄而词不嫌流露。 之三者,不可不知。 ”这一看法,与前人的..

含蓄

含蓄 : 出现较晚,但其哲学根基却在先秦已被奠定,即老庄、《周易》所共持的言不尽意论。以有限之言表现无限之意,在文学上,便是含蓄。较早对含蓄风格的描绘,见于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中对隐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