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英渠

初日英渠:【初日英渠】以朝晖映照下的荷花为喻,说明作品的精采华美皆自然天成,而且清新质朴。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古今论诗者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架’,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
“初日芙渠’,非人力所能为,而精采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
“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
然作诗审到此地,岂复更有余事?韩退之《赠张籍》云:“居诗多态度,薄霭春空云。
’司空图记戴叔伦语云:诗人之词,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
’亦是形似之微妙者,但学者不能味其言耳。
”结合作家作品说明“初日芙渠”、“弹丸脱手”等,极得天成自然之致。
又认为谢灵运、王筠的作品并非都达到这个地步。
另外还指明古代诗文评的--个②指合乎一定规律的自然趋向。
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
势者,乘利而为制也。
如机发矢真,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
”[造语天然】指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天成自然,不造作。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谢灵运“池塘生春草”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色,乃是六朝家数,与夫、‘青青河畔草’不同,叶少蕴但论天然,非也。
又曰:“若作“池边”、“庭前”俱不佳。
’非关声色而何?”认为谢灵运的诗不仅造话然,而且有声有色,景致如画。
这是六诗中较好的艺术表现上重要特点,即用形象的描述代替推象的判断,令人觉得有更多的滋味。
清方东树《昭味詹官》卷五引姚姜坞云:“惠休所云‘初日芙渠’,皎然所云‘风流自赏’,正未易识取。
而何义门以《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篇当之,似非谢公所允耳。
”对此,他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愚谓何固不深解诗者,此篇阮亭米入选,甚有见。
但二释所云,‘初日芙’,即是‘风流自赏’,盖窗其葩艳天然,不侠雕饰。
必欲释之亦不难。
如‘潜虬媚幽姿’、“猿鸣诚知曙’、‘昏且变气候'、‘首夏犹清和’、‘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等句,亦未尝不可想见。
但此乃指一句一语宫之,恐二释所品,皆止言其华妙,而未及其精深。
今兹苦索之,而谢诗之精深始显。
要之,精深犹可以学力,至华妙,则其才之得于天分者,不可及也。
华妙而不精深,固为浮艳;精深而乏华妙,则有同蜡,虽巧如偃师,亦止象人而已。
如颜延之是已。
”“初日芙渠”又被写作“初日芙蓉”,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端已词,清艳绝伦,初日失蓉春月柳,使人想见风度。

为您推荐

含蓄面不睹,透露而不尽

含蓄面不睹,透露而不尽:【含蓄面不睹,透露而不尽】说明含蓄美创造的基本要求,既要把悄意蕴含在形象中而又非隐晦不明,既婴让情意有所透露而又不明白说尽。 明费经虞《雅论·例章》,“长篇有规模,有次第,有提,有点染,有收拾,有过..

有天然之类

有天然之类:【有天然之类】指作品不用雕饰而具有天成自然的美妙。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一:“吾爱司马才仲‘燕子唧将春去,纱窗几阵黄梅雨’,天然之美,令斗字者退舍。 ”认为这种具有天成自然之美的诗句使那些在语文字..

本色

本色:【本色】一般指本来的原有的颜色。 粱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结合文学理论,引申为传统,“今才颖之土,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 夫青出于蓝,绛生于禱,虽瑜本色,不能复化。 桓君山云:‘予..

自然

赏评

赏评:【赏评】即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批评。 北齐刘《刘子·正赏》:“赏者,所以辨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 赏不正,则情乱于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 理之失也,由于贵古而贱今;情之乱也,在乎信耳而弃目。 古今虽殊,其迹实同;耳目诚异..

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以初出水的荷花为喻,形象说明作品具有清新、质朴、自然的风格美。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率》,“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赏花

赏花:【赏花】把花作为审美对象的审美鉴赏活动。 明代袁宏道《宏宏道全集》卷三《瓶史·清赏》,“夫赏花有地有时,不得其时而漫然命客,皆为唐突。 寒花宜初雪,宜雪,宜新月,宜暖房。 温花宜晴日,宜轻寒,宜华堂居月,宜雨后,宜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