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以初出水的荷花为喻,形象说明作品具有清新、质朴、自然的风格美。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率》,“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所崇尚的“清水出芙蓉”,成为一种重要的审美要求,洲源于梁钟嵘《诗品》引汤惠休:“谢诗如芙蓉中水,颜如铺采镂金。
”对后世颇有影响。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陶潜谢桃诗管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目雕者所为也。
老杜云:“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
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是也。
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
……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
”颇有影响。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谢诗似绿水芙蓉,天然去雕饰为佳。
又有一种常语滞语,如《初出郡》、《拟古》等,不必不佳,然无得学之,恐成习气皮毛,搔痒不著,似是而非,为无当耳。
”这是对谢康乐诗的赞许,“绿水”即“清水”。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学太白者,常曰‘天然去雕饰’足矣,余日:此得手处,非下手处也。
必取太白句意以为祈响。
盍去“猪微穷至精'乎”指出学习李白平淡自然的途径。
清姚萤《论诗绝句六十首》之七:“文章真性柴桑酒,山水清音康乐辞;一种天然去雕饰,后人何事竞钻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