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而忘言

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言】参见C言不尽意)条。
庄子美学命题之一,指语言文字是为了表达意思的,只要获得意思,也就达到了国的,语言文字就无关紧婴了。
借指审美过程中,要获取的是语“忘言”同庄子的“坐忘”(《庄这种“忘言”式的审美方式所获取的意就不是恼单的意了,而是言之所蕴成言外的神、韵、味、趣,从而表现出浓厚的审美色彩。
魏晋时王弼根据“得意忘言”而提出“得意忘象”之说。
《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
言者,明象者也。
尽言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南: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
王强将言与意的关系,引申到言与象、象与意的关系上,将“得意忘言”的命题引入艺术形象的创造中。
后来宋代欧阳修在《盘车图》一诗中日:“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脉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对“得意忘象”之说进行了阐明和发挥,

为您推荐

仁者见之调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仁者见之调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之调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说明文学欣赏有主观差异性。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风诗》三首,用意各有所在,仁者见之谓之“卖者各以其情而自得”,道出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故能感..

欣欣然而乐

欣欣然而乐:【欣欣然而乐】表明欣赏者对自然美的一种基本的审美态度,强调了审美的愉悦性。 《庄子·知北游》,“山林与!舉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山林高原等自然景观中表现的美能愉悦人的性情,给人以审美享受。 庄子..

玉器

玉器:【玉器】以玉为原料制成的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工艺品。 明代文展亨《长物志》卷七《海论铜玉雕刻窑器》,“三代秦汉人制玉,古雅不凡,即如子母螭、卧蚕纹、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入毫发”。 “玉以红如鸡冠者为最;黄如蒸粟、..

雕楼象牙

编钟

编钟:【编钟】古代乐器,《隋书·音乐芯》:“编钟,各应律呂,大小以次,而悬之,上下八,合十六钟”。 编钟因“各应律呂,大小以次”而具其中,小,及成熟时,各随其范之方圆大自为一器,奇丽精巧,能夺天工,款识隆起,宛若砖文。 乾隆朝所制者尤..

刻葫芦

刻葫芦:【刻葫芦】一种对生长中的葫芦进行套模刻印的审美创造。 近人徐珂《清稗类钞·工艺类·刻葫芦》,“禁城园旷地,遮植葫芦,当结实之初,斫木成范,其形或为瓶,或为盘,或为孟,镌以文字及各种花痕,纳葫芦于古代的一种巧美之器..

画绩之事

画绩之事:【画绩之事】说明绘画或织绣的色彩装饰规律。 《考工记·画绘》,“画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膏,南方谓之赤,西方调之白,北方调之黑。 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青与冰谓之文,赤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