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染

织染:【织染】指纺织染色的审美创造。
唐白居号《练绫》,“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二是指斜纹组织和斜纹地提花组织,在织物上绣织各种动物和植物图纹,如“织为云外秋雁行”,《唐书·五行志》记安乐公主之单丝碧罗笼裙:“镂金为花鸟,细如丝发:大如粟米,眼鼻满甲皆备,了视者方见之。
”可见其精巧之致。
当时织染刺绣的花纹图样,无论是动物花纹,还是植物花纹,多为写实形象加以图样化,取材广泛,如龙凤、麒麟、狮子、天马、辟邪、孔雀、仙鹤、辑鸯、鹦鹅、立鹅、灵芝、蓮花、石榴花、郁金香等图纹,均在人们喜爱之列,而且形象生动,如唐陆龟蒙《锦裙记》说:“左有鹤二十,势若飞起,率曲折一胫,口中衔草花辈。
右有鹦鹉,耸肩舒尾,与鹊相等。
二禽大小不类,而隔以花卉,均布无余地。
”唐代的染色,《唐六典》织染署记有六种:“一青,二日绛,三巴黄,四白,五巨皂,六曰紫。
”绛为赤色,皂为黑色。
这只是说染色的大要,另外还有碧、蓝、绿、缧(青黄色)名称。
染料多是植物性的,《唐六典》织染醫条记:“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
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
出有方土,采以时月,皆并其时而修其职。
”染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普通的平染之外,还有绞染、夹缬等。
所谓绞染,是以丝绞于布帛而染之。
唐代王说《唐语林》卷四贤嫒条记:“玄宗时,柳婕好适赵氏,性巧慧,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缬。
”所谓夹,就是用雕刻成图案花样的两块薄板,夹着绢布,其镂空的部分,就被染色,然后撒去夹板,就染成了花样。
我国的染织工艺,早在商周之际就相当发达。
《诗经·唐风·萬生》:“危桃兮,锦衾烂兮。
”角枕和锦被都是很灿烂华美的,从中便可想见当时的织染水平。
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到了唐代,织染工艺进入了高峰期。
而后服饰渐向适休简便方向发展,图纹花样则有繁缛与简淡之分,以适应不同的审美要求。

为您推荐

开窗真炒于借景

开窗真炒于借景:【开窗真炒于借景】美学原则之一,强调窗户开设要有助于借景,以丰富室内美的感受。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开窗英妙于借景,而借景之法,予能得其三昧。 向居西子湖滨,欲构湖舫一只,事事犹人,不求稍异,止以..

饰舟率

饰舟率:【饰舟率】对舟车进行装饰刻镂的审美创造活动。 《墨子·辞过》,“当今之主……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 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取其绚;撞钮挝鼓,取其节;艏后列离其耕稼,而修刻镂,..

建筑

建筑:【建筑】古代简称“筑”,《韩非子·外储说上》,“筑十板之墙”;或简称为“建”,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南山胜迹》:“净慈禅寺,周显德元年钱王做建”;或称“营造”,宋代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一书,是著名的建筑学专著;又..

非壮赫无以重减

瓷之绘

瓷之绘:【瓷之绘】在瓷器上绘画的审美创造活动。 近人徐珂《清稗类钞·工艺类·瓷之绘画》,“康熙专以名工制瓷名手绘画,殆纯入于美术范围,而高穆浑雅之气,犹未尽掩。 至雍正,则联丽胜矣,至乾隆则华缛极矣。 精巧之至,若鬼斧..

古雅而兼华美

古雅而兼华美:【古雅而兼华美】工艺品古朴雅正的韵味与华丽形式相统一的审美特征。 近人徐珂《清稗类钞·工艺类·顾二娘制砚》:顾二娘曰:“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琢之妙。 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环磨何为”。..

轻纱

轻纱:【轻纱】一种美质为轻逸透明的丝织品。 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 ”轻纱兵迷幻空灵飘逸秀巧的审美特征,用作窈窕女子的服饰,更增其素洁优雅飘然若仙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