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边城》 :

1934年1月起载于《国闻周报》。1934年10月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内附沈从文作《〈边城〉题记》。1943年开明书店出版改订本。

小说讲述了一个哀婉而美丽的爱情故事。作品描写了茶峒乡撑船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淳朴生活,以及当地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翠翠造成的爱情悲剧。这部小说充分表现了沈从文的社会理想和文学理想。表现了“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做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

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善良单纯,充满“人性美”的人物形象。翠翠天真善良、爷爷勤劳质朴、天保豪爽慷慨、傩送勇敢憨厚,自然美的湘西同样也存在着人性之美。尤其是女主人公翠翠,恬静、忠贞、柔美如水,是沈从文笔下理想的女性化身。

《边城》封面

小说以翠翠、天保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了淳朴的风俗人情与明丽的湖光山色,构造出一个诗情画意般的、古风犹存的湘西世界,这是一个未曾被现代文明浸染的理想家园,并且深深寄托着作者“爱与美”的崇高心愿。作者将淡淡的忧郁、辽远的愁绪夹裹在平静的叙述里,用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恬静优美的风俗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了湘西独有的风情。

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三者描写完美和谐、浑然一体的境地。风习描写注重本色,充满诗情画意;语言在湘西口语的基础上吸取了书面语、文言语的特长,充分体现语言的典雅性与现代性,明净澄澈,朴素灵动,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部带有“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也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品。198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小说改编拍摄为电影。

为您推荐

毛依罕

毛依罕 : 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扎鲁特旗,卒于呼和浩特。幼年家境贫寒,寄养在伯父家中。伯母陶琳布尔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民间歌手,毛依罕从她那里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16岁时,随着伯母到邻近村舍模仿..

钟敬文

钟敬文 : 生于广东海丰公平镇,卒于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主要代表作有《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新的驿程》《话说民间文化》《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钟敬文民俗..

孟浩然

孟浩然 :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诗书之家出生,青年时曾隐居鹿门山,后又隐居其祖居园庐,以诗自适。唐玄宗开元五年(717),游洞庭,作《岳阳楼》诗,献给曾任丞相的岳州刺史张说,有意干谒,谋求引荐。后漫游沅湘、浔..

赵萝蕤

《惨社会》

《惨社会》 : 1903年10月8日至12月1日隔日连载于上海《国民日日报》。未连载完毕,只载到十一回的大半。署“法国大文豪嚣俄(今译V.雨果)著,中国苏子谷译”。1904年,易名《惨世界》(今译《悲惨世界》),由上海..

孔罗荪

孔罗荪 : 生于山东济南。卒于上海。1928年初考入哈尔滨邮政局。此后在哈尔滨、上海、汉口、重庆、南京等地邮政部门工作,直至1949年4月。1928年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发起成立蓓蕾文学社,在哈尔滨《国际..

《日出》

《日出》 : 作者曹禺。剧本发表于《文学季刊》1936年6~9月第1卷第1~4期。1936年1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37年2月由复旦大学学生和毕业生组织的戏剧工作社首演于上海卡尔登大戏院(今长江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