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罗荪

    孔罗荪 :

生于山东济南。卒于上海。1928年初考入哈尔滨邮政局。此后在哈尔滨、上海、汉口、重庆、南京等地邮政部门工作,直至1949年4月。

1928年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发起成立蓓蕾文学社,在哈尔滨《国际协报》出版《蓓蕾》周刊,任主编。从创刊到九一八事变后停刊,两年多的时间里,《蓓蕾》周刊对东北现代文学的兴起和东北作家群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1932年9月,离开哈尔滨,到上海邮政局工作。1935年初转到汉口邮政局任职,为《大光报》主编《紫线》副刊。1937年9月,与冯乃超、蒋锡金等创办《战斗》旬刊,任主编。1938年3月,在汉口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历任理事、常务理事、出版部副主任、《抗战文艺》编委等职,并一度负责《抗战文艺》的实际编辑工作。1940年1月,担任生活书店出版的《文学月报》主编。其间,积极参与了“与抗战无关论”、现实主义问题、民族形式问题等重大文艺问题的批评和讨论,促进了大后方文艺运动的健康发展。1949年5月,在南京军管会文教委员会出版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南京市文联、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上海市文联等单位工作。1978年调北京,任《文艺报》主编。1982年起,先后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备委员会主任、名誉馆长。

1979年,中国作家代表团在巴黎公社社员墙前合影留念,左四为孔罗荪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野火集》《小雨点》《最后的旗帜》《喜剧世界》《火花集》《决裂集》,小说集《寂寞》,评论集《文艺漫笔》《保卫社会主义》《文学散论》《罗荪文学评论选》《罗荪文学论集》等多种。

为您推荐

赵萝蕤

赵萝蕤 : 浙江德清人。少年随父赵紫宸赴北京生活。1928年入燕京大学中文系,翌年转入英文系。1935年肄业于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入西语系任助教。抗日战争期间曾在云南大学和云南附中任教。1944年赴..

《日出》

《日出》 : 作者曹禺。剧本发表于《文学季刊》1936年6~9月第1卷第1~4期。1936年1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37年2月由复旦大学学生和毕业生组织的戏剧工作社首演于上海卡尔登大戏院(今长江剧场)。..

李贺

李贺 : 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其父晋肃,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曾为陕县令,元和初卒,其家没落。李贺自幼聪颖,7岁能辞章,15岁工乐府,与李益齐名。元和三年至四年间(808~809),李贺往洛阳谒..

高適

马瑞麟

马瑞麟 : 回族。生于云南澄江黑泥湾。童年时进清真寺学习伊斯兰教经文。1945年秋考入昆华师范学校,受教于闻一多、沈从文、朱自清。1946年在《云南日报》文艺副刊《驼峰》发表诗歌处女作《有星星的时..

颜延之

颜延之 :   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颜延之奉刘裕命至洛阳,写下成名作《北使洛》《还至梁城作》两诗。永初三年(422),刘裕病笃,徐羡之、傅亮等用事,迁刘义真南豫州。少帝即位次年,颜..

韦丛芜

韦丛芜 : 原名韦崇武,又名立人、若愚。安徽霍邱人。1920年入安徽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2年赴安庆,与李霁野合办《微光周刊》和《微光副刊》。1923年到北京崇实中学读书,不久开始从事翻译。1925年秋,在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