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选元诗》

    《御选元诗》 :

81卷。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皇帝御定,右庶子张豫章等奉敕编次。张豫章,原名张翼,字寄庭,号寄亭,江南青浦(今属上海)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戊辰科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多次任考官,官至司经局洗马。右庶子,清廷官名,汉人以翰林侍讲衔兼任,掌记注、撰文等事。

编刊《全唐诗》毕,康熙皇帝又命臣下博采宋金元明四朝之诗,经过筛选,编成《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前有康熙亲撰序文。《御选元诗》是其中一部分,收元代诗人1197人,书前2卷为作者小传,简述诗人姓名字号、籍贯科第、仕宦经历等,并涉及著述。正文卷一为帝王诗,以人为纲,收录元世祖、文宗、顺帝诗共6首。卷二以下按诗歌体裁分类编排,分别是四言诗1卷、乐府歌行10卷、五言古诗12卷、七言古诗10卷、五言律诗8卷、七言律诗18卷、五言长律4卷、七言长律1卷、五言绝句2卷、七言绝句12卷、六言诗1卷、杂体诗1卷,共81卷。收录范围较广,既有馆阁名臣,也有下层官吏、布衣隐士,以及释子、道士、女性和外藩诗人的诗作。清人对元诗的评价较明人为高,四库馆臣作该书提要云:“有元一代,作者云兴,虞杨范揭以下,指不胜屈。而末叶争趋绮丽,乃类小词。杨维桢负其才气,破崖岸而为之风气一新,然讫不能返诸古也。”明确标举有元一代诗歌兴盛及其新变特点。有清康熙四十八年内府刻本、《四库全书》本。

为您推荐

诗教

诗教 : “诗教”这一概念始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

《元艺圃集》

《元艺圃集》 : 4卷。明李蔉编。李蔉(生卒年不详),字子田,内乡(今属河南)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贵州提学副使。李蔉先编有《宋艺圃集》22卷,此书乃续宋集而编选。前有李蔉自序,言及宋元两代之诗异同云..

《元诗四大家》

《元诗四大家》 : 27卷。明人毛晋辑刊。毛晋(1599~1659),字子晋,别号汲古主人,常熟(今属江苏)人。明末藏书家、刻书家。家有汲古阁,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及唐宋诗词等大型丛..

《玉堂嘉话》

甘复

甘复 : 饶州余干(今属江西)人。幼年知学,稍长遭元末兵乱,四方避乱,流离困顿,曾寓居临川多年。至正年间张翥寓居云锦山(今江西龙虎山),甘复与甘瑾、张可立从之游。张翥少许可,独推重此三人。明初征辟山林遗老,洪..

《元音》

《元音》 : 12卷,补遗1卷。元明之际孙原理采辑,陈孟凝编选,张中达校正。孙原理,浙江宁波人,元末明初间诗人,诗选家。陈孟凝,曾应洪武初年(1368)科举,做过古田县令,诗人。张中达,明初曾官定海县丞,有诗集行世。该书..

《国朝金陵诗征》

《国朝金陵诗征》 : 清朱绪曾辑。朱绪曾(1805~1860),字述之,号北山。上元(今江苏南京)人。通经史训诂,于《尔雅》用力尤深,咸丰间以研经博物闻名东南。与陈宗彝、金鳌友善。诗多纪游之作,又喜以考据、金石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