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近代民族音乐的开创者

    刘天华/近代民族音乐的开创者 : 说到中国近代的民族音乐,尤其是二胡,有两个人是不可回避的,一个是刘天华,一个是华彦钧(阿炳)。二胡因刘天华而独立(成为独奏乐器),因华彦钧而光大。
中国的民族乐器,除了古琴、琵琶、笛、笙等少数几件以外,绝大多数一般都只用于合奏,也很少有专门为某一件乐器所作的独奏曲。这种现象,到20世纪初才开始逐渐改变。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国乐一代宗师,中国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刘天华早年在江阴、常州中学、江苏省立五中教授音乐,后来到北京,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北京女子高师和国立艺专音乐系科的二胡、琵琶、小提琴教授。在这段时间,他专心向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学习二胡,向沈肇洲学习崇明派琵琶,甚至利用暑期跑到河南向高人学习古琴,沿途还一路寻访民间艺人,采集各地民间音乐。
1921年,刘天华到上海参加“开明剧社”乐队,在江阴组织“国乐研究会”。在任教期间,他还跟随俄籍教授托诺夫学习小提琴,同时悉心钻研西洋音乐理论。1932年5月底,他在北京天桥搜集锣鼓谱不幸染上猩红热,于6月8日去世。
刘天华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一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编有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五首琵琶练习曲,还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其中他改编的《飞花点翠》现已成为琵琶经典乐曲。

为您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

《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编写组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版。100万字。系“汉语语言系列工具书”之姊妹篇。收录中国藏、蒙古、回、维吾尔等55个少数民族谚语近1万条,按意义类..

《西双版纳民族谚语集成》

《西双版纳民族谚语集成》:西双版纳州民委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版。32万字。收入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瑶族、彝族和汉族的谚语1万余条。所收谚语内容涉及历史时政、宗教信..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选》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选》:李子贤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41万字。选收云南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依、独龙等24..

《中国少数民族寓言故事选》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董乃德等编绘。明天出版社1991年1月版。1380幅。6册。精选中国56个民族的风俗故事57篇,有汉族的元宵节、回族的古尔邦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芦笙节、黎族的鲜花节、仡佬族的敬牛节、鄂温克族的..

《中国少数民族爱情故事选》

《中国少数民族爱情故事选》:外文出版社选编。外文出版社1989年9月日文版。10万字。选收藏、回、苗、彝、壮、侗、白、布依、朝鲜等40个少数民族的41篇爱情故事。其中有蒙古族的《薇香与果年》、回族的《阿里和他的鸽..

《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

《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各民族民间文学组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12月版。20.5万字。共收中国少数民族22个着名机智人物的故事175篇,包括蒙古族巴拉根仓、沙格德尔的故事,藏族阿古登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