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锦鸡图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宋 赵佶 :

(宋)赵佶 《芙蓉锦鸡图》


《芙蓉锦鸡图》是宋徽宗赵佶花鸟画的代表作之一。
整幅画色彩艳丽,典雅富贵。一个鸟与蝴蝶的故事,一个由静到动的瞬间。捕捉准确,造型生动,令人叫绝。画面上只有芙蓉花的一角,疏疏的两枝娴静地半开着。一只锦鸡蓦然飞临,压弯了枝头,打破了宁静。枝叶还在颤动,而美丽的锦鸡浑然不顾,已回首翘望右上角那对翩翩的彩蝶,跃跃欲试,诗意画旨,尽在其中。这本是芙蓉、锦鸡、蝴蝶之间的故事,作者却似不经意地从左下角斜出几枝菊花,妙趣横生,既破了左下角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还可作为芙蓉花的参照,点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现不致显得突兀。
抓住锦鸡飞临的瞬间,力量动感,都凝固在画面里。鸟儿欲飞,先向下蹲,然后用力蹬出,芙蓉花一枝被锦鸡压下,一枝也被带得倾斜,弯曲中见挺拔,挺拔中见婀娜。宽大的叶片也随之翻仰旋转,向背反侧,各尽姿态。在叶片的翻转中呈现出空间感、立体感,可见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芙蓉设色淡雅,以烘托羽毛鲜艳的锦鸡,而枝头绽开的芙蓉花用明亮的白色,鲜活而亮丽。
锦鸡羽毛斑斓华贵,造型推敲有度,色彩艳丽,用笔考究,充分体现出珍禽的特点。它的双爪紧抓芙蓉枝,这是全图力的体现点,作者用笔肯定、有力。锦鸡浑身的羽毛则用细碎的笔调勾出,质感很强。头部黄色羽毛用细笔拉出丝丝毛茸茸的感觉,翅膀羽毛用墨笔晕染出浓淡层次,尾部羽毛长而硬,交代清楚,密而不乱。用色上更为丰富,在锦鸡的面部和颈后羽毛铺上厚薄不同的白色,有提醒画面的作用。颈部的黑色条纹精神而响亮,腹部朱砂亮丽灿烂。一双瞪得溜圆的眼睛凝视着蝴蝶,神情专注。两只翻飞的蝴蝶是全图动的部分,轻盈灵巧。
画的右下,是赵佶以其所创的瘦金体书法题写的 “宣和殿御制并书”款。右上角彩蝶的下面题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诗写得不好,而且典也用错了。《韩诗外传》上说鸡有五德: “头戴冠者,文也; 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 见食相呼者,仁也; 守夜不失时者,信也。”不过说的是雄鸡,而赵佶画的是锦鸡,就完全是张冠李戴了。
赵佶的画,有些是画院画工代作而由他题款的,所以有人就认为这幅《芙蓉锦鸡图》也是代笔,并非赵佶亲绘,但没有多少理由。不过无论是不是赵佶亲绘,此图都是古代花鸟画中的上乘之作。
《芙蓉锦鸡图》,立轴,绢本,设色,工笔画。纵81.4厘米,横54厘米。北宋徽宗皇帝赵佶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为您推荐

野鸡和锦鸡对斑鸠与白竹鸡

野鸡和锦鸡对斑鸠与白竹鸡:水族双歌。这是一则有“出”有“对”的完整双歌。其“出”为《野鸡和锦鸡》,含“说白”、“吟唱”两个部分。题意为:野鸡和锦鸡相见,互相赞美对方的美丽和友爱的美德。其“对”为《斑鸠和白竹鸡..

《芙蓉锦鸡图》

《芙蓉锦鸡图》 : 赵佶作。绢本,设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图画一只锦鸡落在芙蓉花枝上。锦鸡凝神仰望上方飞舞的两只彩蝶。画面右上方作者题诗一首:“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

芙蓉锦鸡图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宋 赵佶 : (宋)赵佶 《芙蓉锦鸡图》 《芙蓉锦鸡图》是宋徽宗赵佶花鸟画的代表作之一。 整幅画色彩艳丽,典雅富贵。一个鸟与蝴蝶的故事,一个由静到动的瞬间。捕捉准确,造型生动,令人叫..

《锦鸡》

清水芙蓉

清水芙蓉 : 指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或追求的自然之美。南朝钟嵘《诗品》中卷云:“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颜终身病之。”鲍照比较谢灵运和颜延之的诗歌后,说谢诗如“初发芙蓉,自..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 《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共8句。此诗表现了远方游子对故乡情侣的思念。诗歌以采择芙蓉发端,又以兰泽芳草起兴,意旨自然指向远在故乡的美丽佳人。无奈路途遥远,所采之花无法送达。正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