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帖 唐 张旭

    古诗四帖 唐 张旭 : 唐代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时代,忠心报国,建功立业,“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乃至醉心书画,潜心乐舞,无不可以在这片土地上自由驰骋。它不仅为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提供了生长的环境,也为浪漫主义艺术提供了最为良好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在盛唐时期。李白那傲岸不群、狂放不羁而又光彩照人、震烁今古的浪漫主义诗篇,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缩影。

(唐)张旭 《古诗四帖》


张旭也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骄子。
张旭的楷书极好,传世有楷书《郎官石记》,说明他有深厚的书法修养。但是他性格颠狂,楷书不能很好地抒发他江河般的感情。正像李白不愿被律诗的格律束缚而多作五古、七古一样,张旭选择了草书。在草书中,他强烈的情感可以毫无挂碍地奔腾跳脱,一泻千里。
张旭的草书代表作,是书写在彩色笺上的《古诗四帖》。前两首诗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
展开《古诗四帖》,马上会被它那如长河奔流般的气势所震慑。在此之前,无论是皇象的《急就章》、王羲之的《十七帖》、孙过庭的《书谱》,都没有这种气势。你的目光会不自觉地随着飞腾的线条游走,如临百丈飞瀑,如对浩浩江河。你不可能像欣赏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一样正襟危坐,而是有如闻琵琶武曲《十面埋伏》那种 “银瓶乍裂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的震撼。
《古诗四帖》的线条,达到了历代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如锥画沙,如屋漏痕,圆转流畅,舒卷自如。也许你不懂草书,但是,只要看一看这些粗细浓淡、蜿蜒穿插的线条,就会给你极大的美感享受。
正是他和另一位草书大家怀素一起,把流动矜持的今草,发展为热情奔放的狂草。
《古诗四帖》,草书,唐张旭书。纸本,写在五色笺上,共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原迹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为您推荐

《古诗源》

《古诗源》 : 先秦至隋代的古诗选集。清代沈德潜(1673~1769)编选。全书14卷,收录诗作 700多首。沈德潜在序中说,诗至唐代为极盛,古诗又是唐诗的源头,所以"溯隋陈而上,极乎黄轩,凡`三百篇`、楚骚而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谣..

《古诗选》

《古诗选》 : 汉代至元代五、七言古体诗选集。清代王士禛(1634~1711)编。王士禛是清初的诗坛盟主,以禅宗的哲理说诗,标榜"神韵",宣扬玄虚缥缈的"妙悟"和"兴会"。   《古诗选》的编选,意在阐明古今五、七言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   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十九首五言诗。它们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

《古诗纪》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最早著录于徐陵《玉台新咏》。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其列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仅称古辞,并说“不知谁氏之所作也”。近人则多取诗作首句拟题,作《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