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北齐 佚名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北齐 佚名 :

(北齐) 佚名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二千多个字径一尺多的大字,镌刻在一处巨大的溪床石壁之上,可以想见,是何等壮观! 何等令人震撼! 这就是镌刻于泰山斗母宫西北约四百米处的经石峪的《金刚经》。
宗教的力量有时候是超乎寻常的巨大。佛教在南北朝时期传播很快,除了修建大量的寺院供养以外,还修建佛窟,雕塑佛像,绘制壁画。有感于“缣竹易销,金石难灭” (铁山摩崖刻经语),又大量镌刻佛经于石碑崖壁。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为我们留下了异常丰富的艺术瑰宝。
经石峪摩崖《金刚经》书体在楷、隶之间,偶尔杂有一点篆意,古拙朴茂,静谧安详,为历代书家所推崇。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 “《泰山经石峪大字》与《瘗鹤铭》相近,而渊穆时或过之。”又说: “大字如小字,惟《鹤铭》之如意指挥、《经石峪》之顿挫安详,斯足当之。”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鄙薄北齐碑,以为北齐诸碑,率皆瘦硬,千篇一律,绝少异同。唯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推崇备至,称之为 “榜书之宗” 。《广艺舟双楫·榜书》说: “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雄浑古穆,得之榜书,较 ‘观海’ 书尤难也。若下视鲁公 ‘祖关’ 、‘逍遥楼’ ,李北海 ‘景福’ ,吴琚 ‘天下第一江山’ 等书,不啻兜率天人视沙尘众生矣,相去岂以道里计哉!” 又说: “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观《经石峪》及《太祖文皇帝神道》,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努目邪! ” 清杨守敬说: “北齐《泰山经石峪》以径尺之大书,如作小楷,纡徐容与,绝无剑拔弩张之迹,擘窠大书,此为极则。” ( 《学书迩言》 )刘墉、康有为等人的书法受《经石峪金刚经》影响甚大。
《经石峪金刚经》本在一瀑布之下,后来改了水道,但是人践羊踏,加上椎拓过度,已毁损过半,现在仅有一千余字可以辨认了。

为您推荐

柳书金刚经②

柳书金刚经 : 唐正书碑刻。唐长庆四年(824)柳公权书。碑石于宋代被毁。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现收藏在法国巴黎博物院。书体瘦硬清劲一格,反映了柳书前期面貌。宋人称:“此经本出于西明寺。柳玭谓备有钟(繇)、..

《烈火金刚》

《烈火金刚》 : 长篇小说。作者刘流。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出版。是一部以章回评书体式缀连的革命斗争题材作品。叙述1942年冀中抗日军民“五一”反扫荡中的故事。八路军排长史更新在激战中英勇负..

《金刚凤》

《金刚凤》:传奇。清张大复撰。二卷,三十出。大复有《醉菩提》传奇已着录。此剧据《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故事缘饰而成。演五代吴越王钱镠小名婆留,少失父母。时有钦差鲁金,采珠玩于浙中,镠应募为夫役,酒醉击伤鲁..

金刚顶经➀

北齐书➀

北齐书:纪传体史书。50卷。原名《齐书》,北宋时为区别萧子显《南齐书》而加北字。唐贞观三年(629)太宗命李百药撰。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隋末官建安县丞。入唐官至宗正卿。本书在其父隋李德林..

金刚经➀

金刚经:佛经。1卷。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由佛弟子阿难记述释迦牟尼世尊与须普提的答问而成。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取义能摧破一切烦恼;般若波罗蜜,义为通过智慧,认识真理,进而到达涅槃的彼岸。故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

烈火金刚(文学)

烈火金刚:评书体长篇小说。刘流着。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以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军民“五一”反扫荡为背景,通过对小李庄军民曲折复杂斗争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冀中人民在烈火中百炼成钢的过程,同时塑造了史更新等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