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

金刚:

佛教护法天神名。以其手持金刚杵(古印度武器)得名。也有人认为,“金刚”是梵语跋折罗的意译,以示护法天神的勇猛刚烈,无往不胜,无坚不摧。佛教有四大金刚,乃由印度神话中“各护一天下”的四大天王演变而来,所以又称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白衣,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青衣,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红衣,执龙;北方多闻天王,绿衣,执伞。佛教有“三界”之说,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世俗的有情众生都在此中轮回不已,只有得道成佛才能超脱三界,跳出轮回。三界中最低的是欲界,包括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人道和“六欲天”。六欲天是超乎人鬼之道的天界,为天神所居,只是这些天神也像人类一样有食欲和淫欲。六欲天共分六重,第一重叫“四天王天”,就是四大天王及其眷属居住的地方。据说,在四天王天的犍陀罗山上,有四座各高三百三十六万里的山峰,四大天王各居一座,带着手下的天兵天将守护着自己的一方天下。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四大天王也带上了中国文化的特色,据《封神演义》说,商朝佳梦关总兵的魔家四将,死后经姜子牙开封神榜派去西方做了佛教的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西方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琶一面,职调;北方多闻天王魔礼海,掌混元珠伞一把,职雨;东方持国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这样,在中国信徒心目中,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王又成了掌管“风调雨顺”的天神。在佛寺的天王殿中,就塑有四大天王(即四大金刚)。

为您推荐

金刚顶经➀

金刚顶经:佛经。3卷。全称《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亦称《摄大乘现证经》、《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唐*不空译。所译是《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品》之一部分,详述密教独特的修行仪轨。为密宗所依主..

金刚经➀

金刚经:佛经。1卷。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由佛弟子阿难记述释迦牟尼世尊与须普提的答问而成。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取义能摧破一切烦恼;般若波罗蜜,义为通过智慧,认识真理,进而到达涅槃的彼岸。故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

烈火金刚(文学)

烈火金刚:评书体长篇小说。刘流着。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以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军民“五一”反扫荡为背景,通过对小李庄军民曲折复杂斗争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冀中人民在烈火中百炼成钢的过程,同时塑造了史更新等人物形象..

《敦煌本柳公权书金刚经》

《唐玄序集王羲之书《金刚经》》

《唐玄序集王羲之书《金刚经》》: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10月版。有普及、精装(经折式两面装裱本)两种版本,原寸影印。原拓本为明末经折式两面装裱册,每页纵25.5厘米、横12厘米,有4456字,后附明凌世韶、董..

《世界名胜金刚山》

《世界名胜金刚山》:郑仁甲改编。民族出版社1989年3月朝鲜文版。37万字。介绍朝鲜金刚山全貌:金刚山是世界名胜之一,它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40公里,总面积为2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内金刚、外金刚、海金刚3个部分。以奇峰怪岩,飞..

唐金刚经扉页版画

唐金刚经扉页版画 : 中国唐代木刻佛经版画。1900年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为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版画。当时一些历书、字书及启蒙读物和宗教经卷已用镂版印刷流行,雕印版画亦随之而兴。敦煌发现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