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 : 丝竹,是一种民间的器乐合奏形式,因主奏乐器以丝弦类乐器和笛、箫等竹类吹管乐器为主而得名。它的前身,有人认为就是明代流行于苏州地区的“弦索”。丝竹因地方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和风格,其中最著名的,是流行于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的“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乐队编制比较灵活,它以二胡、笛子为两件主要乐器,一般三至五人,也可以多至七八人。弹弦乐器有小三弦、琵琶,击弦乐器有扬琴,管乐器还有箫、笙,打击乐器有鼓、板、木鱼、碰铃等。江南丝竹著名的八首乐曲是《欢乐歌》《云庆》《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四合如意》《行街》。此外,《鹧鸪飞》《柳青娘》《高山流水》《霓裳曲》《倒扳桨》等乐曲也常演奏。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融洽和谐,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您推荐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 : 丝竹,是一种民间的器乐合奏形式,因主奏乐器以丝弦类乐器和笛、箫等竹类吹管乐器为主而得名。它的前身,有人认为就是明代流行于苏州地区的“弦索”。丝竹因地方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和风格..

《哀江南赋》

《哀江南赋》 : 南朝梁庾信撰。原文见于《庾子山集》《周书·庾信传》《艺文类聚》卷三十四、《文苑英华》卷一百二十九、《全后周文》卷八。此赋作于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具有自传性质。此赋以宏大的气..

《江南野史》

《江南野史》 : 宋代龙衮撰。龙衮,字君章,吉州永新(今属江西)人。精善绘画,生平事迹不详,约活动于宋真宗、仁宗年间。《江南野史》约成书于仁宗朝,采用纪传体写法,参考《江南别录》补徐铉、汤悦《江南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