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杂记》一则

    《岭南杂记》一则 : 吴震方《岭南杂记》:蕃薯有数种,江浙近亦甚多而贱,皆从海舶来者。形如山药而短,皮有红白二种,香甘可代饭。十月间,遍畦开花如小锦葵。粤中处处种之。康熙三十八年,粤中米价踊贵,赖此以活。有切碎晒干为粮者,有制为粉如蕨粉、藕粉者。又有甜薯,圆如鹅鸭卵。有猪肝薯,形如猪肝,重十余斤,皮紫,皆出粤地。唯番薯种自外洋来也。
案:震方,字青坛,吾浙石门人。著《岭南杂记》二卷,下卷皆纪物产。所称晒粮制粉皆同今法,康熙三十八年之事, 亦救荒之证也。

为您推荐

《岭南历代词选》

《岭南历代词选》:朱庸斋选。陈永正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版。26万字。选入宋代迄近代岭南词83家凡238首。选词注意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也选录一些思想无害、艺术水平较高的名篇。大部分词作从词人全集或专集选..

《岭南现代文学史》

《岭南现代文学史》:张振金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28.7万字。分3编,共16章。第一编岭南现代文学的萌发(1919-1927),4章:一、大革命运动与岭南新文学,二、早起者的足迹,三、多种尝试的新诗,四、新文学浪潮的南进..

《岭南历代诗选》

《岭南历代诗选》:陈永正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66.6万字。选入汉代迄近代岭南诗人146家的597首诗。选诗注意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还注意岭南诗派特点;对成就较高的诗人,则选取能代表其水平、风格的佳作。按时..

《岭南逸史》

岭南三大家

岭南三大家:岭南三大家之称缘于稍后的王隼取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诗合刻为《岭南三家集》。陈恭尹字元孝,广东顺德人,明亡后出游四方,晚年归家,以诗文自娱,自称罗浮布衣,有《独漉堂集》,其诗感时怀古,抒发亡国之悲,间或表达矢..

岭南遗书➀

岭南遗书:丛书。61种344卷(丛书集成收60种243卷)。清*伍崇曜辑刊。分6集。第1集刊于道光十一年(1831),收6种;第2集刊于道光二十五年,收11种;第3、4、5集刊于道光三十年,分别收10、9(含附2种)、20种;第6集刊于同治二年(1863),..

清初“岭南三大家”(诗歌)

清初“岭南三大家”:清初广东番禺屈大均(1630—1690)、顺德陈恭尹(1631—1700)、南海梁佩兰(1629—1705)三位诗人的并称。清康熙31年,王隼已编《岭南三大家诗选》。屈大均、陈恭尹都具有民族气节,“超然独行”;梁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