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小记》一则

    《闽小记》一则 : 周亮工《闽小记》:蕃薯,明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土砂砾之地,皆可以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盖度闽海而南有吕宋国,国度海而西为西洋,多产金银,行银如中国行钱。西洋诸国,金银皆转载于此以过商,故闽人多贾吕宋焉。其国有朱薯被野,连山而是,不待种植,彝人率取食之。其茎叶蔓生,如瓜蒌、黄精、山药、山蓣之属,而润泽可食,或煮,或磨为粉。其根如山药、山蓣,如蹲鸱者,其皮薄而朱,可去皮食,亦可熟食之。可熟食者亦可生食,亦可酿为酒。生食如食葛,熟食如食蜜,其味如熟荸荠。器贮之,有蜜气,香闻室中。彝人虽蔓生不訾省,然隐[吝]而不与中国人。中国人截取其蔓咫许,挟小盖中以来,于是入闽十余年矣。其蔓虽萎,剪插种之下地,数日即荣,故可挟而来。其初入闽时,值闽饥,得是而人足一岁。其种也,不与五谷争地。凡瘠卤沙冈皆可。以长粪治之,则加大。天雨,根益旧满。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围。泉人鬻之,斤不值一钱,二斤而可饱矣。于是耄耆童孺行道鬻乞之人,皆可以食,饥焉得充,多焉而不伤。下至鸡犬皆食之。
案:周栎园先生,康熙间以名儒出为名宦,其仕闽最久。 著《闽小记》一书,叙述简贵。独所载蕃薯一条,反覆疏解,语不惮烦。至称蕃薯初入闽,时值饥,得是而人足一岁。 盖有味乎?其言之矣。

为您推荐

附录救荒传劝(《寿世慈航》第七卷中抄出)

附录救荒传劝(《寿世慈航》第七卷中抄出) : 大赈之报。宋范忠宣公知庆州,岁大饥。公请发仓赈济,郡官皆欲上奏。公曰:人不食七日即死,今刻不待时矣,奏岂能及乎?诸君勿忧,有罪我当自坐。即发赈之。竟..

劝民种〖FJF〗[[!NE137]]〖FJJ〗备荒诗六十韵附

劝民种〖FJF〗[[!NE137]]〖FJJ〗备荒诗六十韵附 : 后稷播艰食,五谷尊农祥。率育及百种,蔬果乃并详。丰年助食气,歉运扶饥尪。譬如五霸治,补苴成小康。嗟哉蝗旱涝,三孽为民殃。所值靡孑遗,孰问青与..

劝施杂粮说

劝施杂粮说 : 人生一日不再食则饥。值此饥馑之岁,谋食维艰,哀鸿载道,转辗沟壑,纵有官赈义赈,尚难接济。仁人君子目击情伤,自必慨发慈心,兴思援救。无如米珠薪桂,物力艰难,是以虽有其心,而不能广遍..

救荒要策十则

禀请抚恤

禀请抚恤 : 敬禀者:本月二十五日奉到钧札:入夏以来,雨水过多,田庐被淹,小民荡析离居,情殊可悯。着即会同各员查勘被淹较重必须抚恤者,即行驰禀等因。仰见大人痌瘝在抱,子惠元元,合..

劝收弃孩说

劝收弃孩说 : 饥馑之岁,乡间弃孩必多。盖以荡析离居之后,贫人自身难保,何能顾及儿女?与其留在家中,老幼俱毙,何如弃幼而存老,尚可出外谋生也。是以未期之子,置之路傍;数岁之孩,委之道左;并有父母皆..

词 : 合乐的歌词。但和汉魏以来古乐府不同,它是隋唐时期音乐革新的产物。隋唐时期,从西域(还有外国)传入的音乐逐渐和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了燕乐。燕乐与传统的"雅乐"相对而言,称为"俗乐"。它在当时是传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