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文学

    十六国文学 : 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引起匈奴、羯、氐、羌、鲜卑五个少数民族入据中原。他们先后在北中国的土地上建立政权,互相混战。在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中,以氐族苻氏和羌族姚氏所建立的前秦和后秦的文化程度为最高,其次要算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此外,汉族人张轨、李暠在今甘肃境内建立的前凉和西凉政权,更是那个时代北方文化的中心。所以,在十六国的统辖区也曾产生过一些民歌和文人作品。
  十六国时代的民歌较著名的大抵保存于《乐府诗集》所录《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中如《企喻歌》出于氐族;《琅琊王歌辞》出于羌族;《慕容垂歌辞》出于鲜卑族,大致都可以考定。还有一些作品,出于哪个民族则较难断定。除了《梁鼓角横吹曲》以外,《晋书》的"载记"部分还保存一部分当时的谣谚,如前秦时流传的"长鞘马鞭击左股,太岁南行当复虏";"河水清复清,苻诏死新城"等(《晋书·苻坚载记》)。
  十六国的文人作家以前凉和前秦为多。前凉的张骏有乐府诗《薤露》、《东门行》两首,见于《乐府诗集》。前凉大臣谢艾的奏疏曾被《文心雕龙》提到,他的文集见《隋书·经籍志》著录。西凉的李暠有《靖恭堂颂》,现已失传;他的《述志赋》载于《晋书》本传,这篇赋表现了他建功立业的志趣和对西凉局势的忧虑,写得尚有文彩。前秦的赵整有两首五言四句诗,用比兴手法对苻坚进行讽谏;还有一首琴歌《阿得脂》是杂言体,有些字句难解,大约杂用氐语。苻坚的侄子苻朗则是一个散文家,作有《苻子》,其中有不少片断颇具文学意味。女诗人苏蕙的《织锦迴文诗》虽然有文字游戏的意味,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诗人驱遣文学语言的工力,此诗及其本事成为流传不绝的佳话。此外后秦宗幹为王尚申辩的奏章,被当时人认为可与"魏之陈(琳)、徐(幹),晋之潘(岳)、陆(机)"(《晋书姚兴载记》)相比;另一个出生于后秦的文人胡义周为赫连勃勃作《统万城铭》,写得典雅庄重,《周书·王褒庾信传论》曾加以赞扬。
  此外,前赵的刘聪、刘曜,割据四川的成政权的龚壮等,据《晋书》说都有作品,但这些作品均未保存下来。
  关于十六国时代的文学状况,历来的史书都很少提到。只有《周书·王褒庾信传论》曾略加论述,认为当时的章奏符檄,尚有可观之作,在文风上接近西晋末年的作家;至于诗、赋,则作者很少。其实从《晋书》及一些类书中所引《十六国春秋》的佚文看,当时也不是没有人吟诗作赋,但因为艺术价值不高,所以流传不广,均已失佚。

为您推荐

十六国疆域志➀

十六国疆域志:地理古籍。清洪亮吉撰。16卷。记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蜀、前凉、后凉、北凉、西凉、南凉、后燕(附西燕)、南燕、北燕、西秦、夏国等十六国疆域,国各1卷、以州为纲,分叙所领各州县沿革,附记山川..

十六国春秋➀

十六国春秋:纪传体史书。100卷,又《序例》、《年表》各1卷。北魏崔鸿(?-525)撰。鸿字季鸾,东清河鄃(今山东平原)人。史学家。曾官中散大夫、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博学多识,曾受命议定律令,修撰国史。因刘渊、石..

《酒泉十六国墓壁画》

《酒泉十六国墓壁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9年8月版。5万字。1977年发掘清理的甘肃酒泉丁家闸5号墓,是十六国时期的王侯墓葬。该墓前室及后室西壁壁画保存完好,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

辽宁魏晋十六国壁画墓

十六国文学

十六国文学 : 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引起匈奴、羯、氐、羌、鲜卑五个少数民族入据中原。他们先后在北中国的土地上建立政权,互相混战。在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中,以氐族苻氏和羌族姚氏所建立的前秦和后秦的文化程度..

《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 : 现代介绍外国文学的期刊。《世界文学》编辑委员会编辑,现任主编高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53年7月创刊,月刊。为纪念鲁迅在30年代创办的《译文》杂志和继承其优良传统,初名《译文》,..

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

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 :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尤其是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而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