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传说

    人参传说 : 长白山地区关于人参和挖人参的传说。关于人参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运斗枢》的记载。南北朝时,已把人参和治病联系起来,形成传说的简单情节。《梁书》(卷五十一)记载,陈留孝子阮孝绪,因母病到钟山采参,鹿引获此草,服之遂愈。《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一)亦载:"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但一人参枝首,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状,去之,后呼声遂绝。"至唐时,发展为"草妖"、"地精"的说法;有的还把人参说成能医治"鲁钝"和可以益寿的"褐衣老翁"。
  近代大量人参传说流传在东北长白山地区。它主要是从事挖参的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旧的盛传不衰,并不断产生新的故事。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参传说和清代以来山东、河北等地流民开发关东地区的历史背景有关。这些传说从多方面反映了挖参人的善良、勤劳、互救互济、不畏艰辛等优秀品质。有的传说,鞭笞了那些忘恩负义的贪心者。特别是反映参农在封建官府及地主阶级层层盘剥下的种种苦难和反抗。如《棒捶雀与赶山王》、《人参姑娘》、《童子参》、《刺官棒》等,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人参传说反映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故事往往充满着神奇的幻想。如善良的老把头神会帮助挖参人挖到宝参;美丽的参姑娘会和年轻的挖参人结成伴侣;毛驴参可以不吃草料而为穷哥儿们开荒种地;龙参放到水里,河水就能长流不息,消除旱灾;深山的梅花鹿,林间的雀鸟,乃至一草一木,都会成为挖参人的忠实朋友和生活助手,人参也大都被人格化了。人参精的形象直接取自人参宿根酷似人形的特点。在故事中被描绘为穿红肚兜的小孩、头插红花的美丽姑娘、善良的白发老翁等。他们以优美的形象,善良的品质,神奇的魔力,出没于深山密林,帮助辛苦的参农战胜敌人,发财致富,或获得爱情、健康和幸福。在艺术上,人参传说一般构思奇特,情节比较曲折,形象生动感人,富有民族风格和美学价值。

为您推荐

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 : 中国民间著名传说。这个传说是中国过去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的艺术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牛郎与织女结合又离散,只能七夕在天上相会一次的幻想性情节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

农民起义传说

农民起义传说 : 农民起义英雄和斗争事迹传说。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运动,其中一些规模较大的运动往往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在群众中留下深远影响。以后经过人们不断地回忆和讲述,逐渐演化成为..

地方风物传说

地方风物传说 : 关于某一地区山川、风物等的解释性传说。地方风物传说的基本特点,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对于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来历、特征、命名原因等,给以说明解释。它经常把风物介绍、故事、说明解释..

大禹传说

愚公移山传说

愚公移山传说 :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最早见于《列子·汤问》。据说:古时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于门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就立志铲平这两座山。他的家人、邻里都来相助。每天,他们劈山运土,往返在..

西域胡人识宝传说

西域胡人识宝传说 : 唐代流传的一种民间传说。属于识宝传说的一种类型。"西域胡人"是唐代中原汉人对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及至更远国度的人们的习惯叫法。这里的识宝人主要指当时与唐代通商最..

文艺家传说

文艺家传说 : 关于文学艺术家的民间传说。它是人民通过自己的理解、想象和审美观念,根据历史上实有的某些文学家、艺术家的生活经历、艺术成就以及他与人民的密切联系,进行创作的口头文学作品。其中有一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