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

    演义 : 小说体裁之一。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出现这个名称。"讲史"原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故事内容侧重于朝代兴亡和政治军事斗争。宋代讲史话本形式上虽分卷分目,但段落标题不甚分明。元代的讲史话本分段及标题比较明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则已分回(则),并用七言单句标题,这是章回小说"回目"的早期形式。以后的演义小说则都采用章回形式。明代是演义小说繁荣大盛的时代,而《三国志通俗演义》正是这种繁荣的起点。讲史小说发展到后代为何叫作"演义",一般认为是由俗到雅的变化。"演义"一词出于晋代潘岳《西征赋》,是援引古事,敷陈其义而加引伸的意思。明代演义小说题名上常标明"按鉴演义"或"演义按鉴",以忠于历史相号召。同时又在题名上常标明"通俗演义",则说明敷演历史故事。但万历年间出现的《征播奏捷传通俗演义》,却是写万历间事,这里"演义"概念已扩大,非专指敷演古事。

为您推荐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 明代长篇小说。作者有许仲琳、陆西星两说,都只有孤证,尚难确断。成书年代不可确考,一般认为在明穆宗隆庆至明神宗万历之间。现存最早本子为明代舒载阳刊本,20卷100回,别题《武王伐纣外史》,卷首李..

《洪秀全演义》

《洪秀全演义》 : 作者黄小配。今存54回。1905年6月至1906年6月在香港《唯一趣报有所谓》连载至第29回,从第30回起改在《香港少年报》连载。据杨世骥《文苑谈往》记载,1908年中国日报社曾初刊64回本,今..

《南史演义》

《南史演义》 : 共32卷。存乾隆六十年(1795)陈景川局刊本,题“玉山杜纲草亭编次”“云间许宝善穆堂批评”“门人谭载华校订”。卷首有乾隆六十年许宝善序。次有“南史演义凡例”10条。本书继作者《北史..

历史演义小说

《樵史通俗演义》

《樵史通俗演义》 : 共8卷40回。清初写刻本,题“江左樵子编辑”“钱江拗生批点”,作者与批者或同一人,真实名氏不详。成书约在顺治(1644~1661)末至康熙(1662~1722)初。是书叙述明天启(1621~1627)、崇祯(1628~1644)和..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 熊大木编撰。现存最早的说岳题材长篇小说。熊大木以《武穆王精忠录》为基础,参考商辂《续资治通鉴纲目》等正史资料,吸收融合宋代以来民间久已盛行的岳飞题材小说戏曲和传说,于..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 熊大木编撰。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刊行于杨氏清江堂。此书题“金陵薛居士的本”“鳌峰熊钟谷编集”。薛居士,生平不详。由题署可见,熊大木是以金陵薛居士的本子作为基础编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