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公案小说

    侠义公案小说 : 近代小说流派。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合流的产物。近代以前,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各自独立发展。自唐代传奇《昆仑奴》、《红线》、《聂隐娘》等作品出现之后,宋代的《江淮异人录》、明代的《剑侠传》,宋元话本中的"朴刀"、"杆棒"等,均属侠义小说作品。公案小说从宋人说话中"说公案"起,如宋元话本《简帖和尚》,明代的《龙图公案》、《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等,都是公案小说作品。它们都是短篇或短篇集。
  近代侠义小说、公案小说合流,风靡一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影响颇大。如《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又名《七侠五义》)、《小五义》及其续书。这些作品已从短篇发展成长篇。其内容几乎都是以一名臣大吏或清官审案折狱为主线,总领一些豪侠之士,把一案内容亘延为数回,组织成跌宕起伏的情节,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
  近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合流,反映了近代社会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在农民革命斗争的打击下,清政府封建统治朝不保夕,需要更多的帮凶和爪牙。小说中的清官施仕纶、彭朋等人屡遭危难,他们的自身安全与审案断狱,都必须在侠客的帮助下,才有保障;而侠客义士亦须投靠官府,充当"打手",才能飞黄腾达,封妻荫子,两者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因此,近代侠义公案小说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极赞忠烈之臣、侠义之士"(问竹主人《忠烈侠义传序》),从"剪恶除奸,匡扶社稷"出发,宣扬"尽忠"思想,提倡"奴才"哲学,鼓吹变节行为。《彭公案》第一回就明言"有道明君,天降贤臣"。书中歌颂清官,具有强烈"颂圣"色彩和表现忠臣的特点。许多豪侠义士,是绿林叛逆,他们投靠官府,出生入死,实质成为奴才。
  有少数侠义公案小说,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如《三侠五义》原系说话人的底本,经长期的酝酿和加工,具有“说话”的生动、明快的特色,另于写草野豪杰,"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但大多数作品,均"荒率殊甚",艺术粗糙。

为您推荐

《侠义小说奇观》

《侠义小说奇观》:古风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版。39万字。收入唐至清代短篇侠义小说45篇。分别选自《玄怪录》、《甘泽谣》、《唐宋传奇》、《剪灯余话》、《剪灯因话》、《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

《公案小说奇观》

《公案小说奇观》:古风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版。40.7万字。收入短篇公案小说28篇,其中明代作品19篇,清代作品9篇。分别选自《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

《续侠义传》

《续侠义传》:佚名着。周锡山等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3月版。14.5万字。侠义小说。情节紧接《侠义传》(即《三侠五义》)之后,写白玉堂误入铜网阵为襄阳王生擒、被侠女翠绡救出与众侠重聚的故事。全书16回。前列《侠..

《中国公案小说史》

《公案小说史话》

《公案小说史话》:黄岩柏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7万字。从什么是公案小说讲起,综述自先秦以来公案小说发展的脉络,分析历代公案小说的特征,由侠义与公案小说的分流,讲到侠义与公案小说的结合,由中国的传统公案小..

《文坛三公案》

《文坛三公案》:戴知贤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15.7万字。对1951到1953年我国先后发生的三次全国规模的批判运动,即批判电影《武训传》、批判《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批判胡风文艺思想和“胡风集团”,进行客观..

《施公案》

《施公案》 : 原名《施案奇闻》,又名《百断奇观》,作者不详。共97回,约成书于乾嘉间,现存道光四年刊本,有嘉庆三年序文。小说主要叙述康熙年间江都县施仕伦审案的故事,亦穿插些绿林好汉的活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