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报》

    《文艺报》 : 现代文艺期刊。周刊。1949年 5月 4日创刊于北京。最初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会刊,至7月28日,共出13期。编者署"中华全国文学艺术报编辑委员会",主编实为茅盾,编委有胡风、厂民(严辰)。内容除交流文艺工作经验,交换意见,报道各地文艺活动,反映群众意见外,侧重反映了第一次文代会筹备和召开的情况。
  作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机关刊物,文艺报(半月刊)创办于1949年 9月25日。编者署"文艺报编辑委员会",1卷8期始署主编丁玲、陈企霞、萧殷。内容除理论、评论文章外,有少量文艺消息和文学作品。1952年第 2期主编改署冯雪峰。1954年先后增加副主编陈企霞、侯金镜。23、24两期合刊号编者改署"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报编辑部"。1955年以后康濯、侯金镜、秦兆阳、张光年,分别任常务编委。
  1957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决议将《文艺报》委托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4月,将半月刊改成介乎报纸与杂志之间的周刊,加强了新闻性与社会性,加重了对外国文学的评介。总编辑张光年,副总编辑侯金镜、萧乾、陈笑雨。共出38期。1958年至1960年为半月刊,主编张光年,副主编侯金镜、陈笑雨。1961年改为月刊,主编张光年,副主编侯金镜,1962年 7月副主编增加冯牧。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起被迫停刊。1978年6月中国作家协会恢复活动后复刊,改为月刊。主编冯牧、孔罗荪。1981年第1期又改为半月刊,增设副主编唐因,11期又增副主编唐达成。1982年改成月刊,1985年第 1期编者署"文艺报编辑委员会",第2期署主编谢永旺,副主编陈丹晨、钟艺兵、吴泰昌。7月初改为报纸版,每周一期。《文艺报》最初是综合性的文学艺术评论杂志。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后,内容上偏重于文学活动的报道和文学评论,改为报纸版后,辟有"新收获"、"作家论"、"文学新人"、"争鸣录"、"世界文坛漫步"等栏目,成为以文学为主兼顾艺术的评论刊物。编辑宗旨是将它办成为中外文艺信息的总汇、社会了解文坛的窗口、文艺工作者的益友、文学青年成才的苗圃。
  《文艺报》负有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多年来文艺界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所有文艺思想批判运动,在《文艺报》上都随时留有记载。在"左"的思潮的影响下,它也发表过一些错误的文章。但总的说来,对于推动文艺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不少评论工作者。《文艺报》一直是反映和了解当代中国文艺运动的主要刊物,也为30多年来中国文艺发展史保留了大量文献资料。

为您推荐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 民间文学工作者的群众性研究团体。1950年3月在北京成立。宗旨是"搜集、整理和研究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增进对人民的文学艺术遗产的尊重和了解,并吸取和发扬它的优秀部分,批判和抛弃它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见延安文艺座谈会。 ..

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 : 文艺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新兴学科。它既不是美学与文艺学的分支,也不是两者之间的中介,更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哲学,而是既同文艺学、美学、艺术学密切相关,但又同它们有着本质区别的新..

民族主义文艺

民间文艺学

民间文艺学 : 研究人民群众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文学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理论的探索和阐明,或对它理论的历史进行清理和论述。中国民间口头文学十分丰富,论述它的收集、整理工作也是这门..

《民间文艺集刊》

《民间文艺集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民间文艺丛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办。1950年11月创刊,1951年9月因抗美援朝停刊,共出三期。以发表民间文学理论研究文章为主,兼发表民间文学优秀作品。第一期,..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 :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艺术问题论述的选编。周扬编,1944年在延安出版。选辑了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高尔基、鲁迅、毛泽东有关文艺的评论和意见。   本书按内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