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派写实小说

    人生派写实小说 :

文学研究会关注社会人生的文化宗旨和启蒙主义精神,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强调作品的思想和社会价值。反对将文学当做封建的载道文学和游戏消遣的工具,反对所谓纯艺术的文学,被人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

其作品往往围绕如何建设健全的社会、成就理想的人生,以国民性改造、青年恋爱、婚姻、妇女贞洁、人生的目的意义、教育、儿童、劳工、军阀混战等诸多社会和人生问题为题材,揭示社会的黑暗,诅咒灰色的人生,并力图通过小说写作为社会“开药方”。在创作方法上往往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了自然主义。

代表性作品有叶绍钧的《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及长篇小说《倪焕之》,王统照的小说集《春雨之夜》和长篇小说《一叶》,王任叔的小说集《破屋》等。


为您推荐

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

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是日本平安中期着名女作家紫式部(本姓藤,原名字不详,978-1015)创作的《源氏物语》,成书于11世纪初。全书共54回,近百万字。小说故事历经四朝天皇,长达70多年,人物共有400余人。小说通过主人公源氏生..

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 : 1987年,在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倾向的先锋派实验小说和文化寻根派小说鼎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小说倾向。具有现实主义小说直面生活、参与现实的精神,但不同的是,更注意吸收纪实小..

新写实主义小说

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

世俗写实主义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发生于1988年前后,但其作为一种小说潮流被正式命名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却源自于《钟山》1989年第3期推出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新写实小说”的特色在于:(1)其创作方法虽然“仍是以..

《新写实绘画》

《新写实绘画》:王林等编。漓江出版社1988年7月版。5万字。精选新写实代表作168幅。配以文字,从写实绘画源流说起,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1979-1988年新写实绘画的面貌,梳理了这一重要流派的发展脉络,从中可见社会意识的自觉、..

《论西方写实绘画》

《论西方写实绘画》:吴甲丰着。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5月版。22.5万字。系统研究西方写实绘画的学术专着。作者以摄影术为主要参照系,以视知觉心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探讨了西方写实绘画的一系列问题。全书共3篇。“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