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周刊》

    《狂飙周刊》 :

1924年11月9日创刊于北京,周刊,附于《国风日报》发行,由北平平民艺术团编辑,高长虹负责编务,同人有向培良、黄鹏基、尚钺、高歌等,专登文艺作品。1925年3月22日《狂飙》周刊出至17期停刊。1926年10月10日,高长虹在上海组织狂飙社,并复刊《狂飙》周刊,由光华书局发行,15开本,每月一期,有插图。同时还出版《狂飙》增刊,每月一期,主要介绍国外美术作品和剧照。创刊号刊登《狂飙周刊的开始》一文宣称:“它的重要工作是建设科学艺术,在用科学批判思想”“次要的工作在用新思想批评旧思想,在介绍欧洲较进步的科学艺术到中国来。”上海《狂飙》周刊和北京《狂飙》周刊相比,内容有明显的变化,由文艺刊物变为文艺与科学刊物。上海《狂飙》周刊中,主要体裁为论文。10篇论文中,科学论文占了5篇,加上另外4篇科学译著,且均放置于头条二版,可见对科学论文的重视。

《狂飙周刊》第一期封面

《狂飙》周刊的宣言是:“一滴水泉可以作江河的始流,一片树叶之飘动可以兆暴风之将来,微小的起源可以生出伟大的结果。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的刊物便叫《狂飙》。”1926年复刊的《狂飙》周刊带有浓厚的无政府主义和个人奋斗色彩。高长虹以其为阵地对鲁迅的《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新的世故》等文进行批判。狂飙社成员常燕生将《狂飙》周刊停刊归为鲁迅反击的结果,鲁迅撰文《吊与贺》予以反驳。1935年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介绍了这个刊物的宗旨和特色,指出它开始“尚未以‘超人’自命”“后来却日见其自以为‘超越’了,然而拟尼采样的彼此都不能解的格言式的文章,终于使周刊难于存在。”

《狂飙》周刊是狂飙社的同人刊物,自创刊之日起,就提出“用大胆无畏的态度,发表‘强的文艺’。”其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和现实持批判的态度,号召做时代的强者,介入现实,搏击人生。




为您推荐

狂飙派

出版时间:1985-10 狂飙派 : 德国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发生了狂飙突进运动,参加这一运动的诗人作家被称为狂飙派。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资产阶级内部第一次带有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

狂飙运动

狂飙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学运动。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他们崇高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提倡民族风格。他们的理论旗手是赫尔德尔,代..

“狂飙突进”作家

“狂飙突进”作家 : 18世纪70年代德国一批青年作家发动了一场文学革命,被称为“狂飙突进”运动,这批作家被称为“狂飙突进”作家,得名于成员之一的克林格的剧本《狂飙与突进》。主要作家有歌德、赫..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社

狂飙社 : 1926年在上海出现的一个青年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高长虹、高歌、尚钺、柯仲平、向培良、高沐鸿、李逸三、郑效洵等人。该社正式出现的主要标志是1926年10《狂飙》周刊的复活,而在此之前,19..

狂飙突进运动(诗歌)

狂飙突进运动:德国18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期间的文学运动,代表人物是青年时代的歌德、席勒和赫尔德等。主张反对封建制度,建立新制度,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是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它的诗歌以表现个人感受为主,不同..

狂飙(文学)

狂飙:文艺周刊。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为《国风日报》的副刊,高长虹主编。1925年3月停刊,共出17期。1925年12月在上海出不定期刊1期。1926年10月在上海恢复周刊,高长虹主编,光华书局发行,至1927年1月停刊,共出17期。在这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