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的岁月》

    《灾难的岁月》 :

作者戴望舒。1948年2月上海星群出版社初版。这是戴望舒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诗集,收录诗人1934~1945年间的诗作25首,包括《我思想》《元日祝福》《我用残损的手掌》《萧红墓畔口占》等。《灾难的岁月》标志着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从象征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的转变。在战争年代,诗人逐渐褪去“现代派”色彩,诗风更加明朗、健康,既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又保持了独异的个人风格。

《灾难的岁月》中的一部分诗作写于抗战前夕,如《古意答客问》《灯》《我思想》等。这些诗作基本延续了戴望舒自《望舒草》以来的象征主义风格,抒写个人情感的失落与心境的悲哀,并试图在诗歌中容纳更为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问题的关怀。该诗集中还有一部分诗作写于抗战期间,如《元日祝福》《我用残损的手掌》《狱中题壁》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动荡的社会现实与诗人个人的命运遭际,使诗人无论在思想、诗学理论还是具体的诗歌技法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诗人期望融入拯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斗争的洪流中去,他主动从自我的内心世界跳脱出来,试图摒弃以往诗歌情绪的悲哀与对自我情感的专注,关心大时代风云变幻中民族与国家的命运。早期诗作中幽暗、颓废的意象在这部分诗歌中已不复存在,太阳、云雀等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事物成为了戴望舒诗歌的中心意象。此类诗歌多将个人沉痛与民族、国家的苦难相连,表现残酷的抗战之中,中华民族坚贞不屈和同仇敌忾的精神,抒发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同时,戴望舒还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充满光明的向往和新中国终将到来的信心,赞美不屈服于苦难的英勇人民。

在《灾难的岁月》阶段,戴望舒多受超现实主义影响,试图在诗歌中突破现实和想象的界限,以通感、隐喻和自由联想等手法,将二者融合。

为您推荐

灾难的岁月(文学)

灾难的岁月:诗集。戴望舒着。上海星群出版社出版。收诗25首。其中,《古意答客问》、《赠克木》、《秋夜思》、《夜蛾》、《寂寞》写于1934年至1937年春,反映了诗人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并宣传了一种人生如梦的思想。1939年写..

灾难片

灾难片 : 描写毁灭性灾害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影片。除了主要渲染惊心动魄的灾难本身,还描述摆脱、战胜或躲避灾难的方式方法。也有宣扬非理性的、宗教的"解救"作用的。灾难片已有很久历史,20世纪70年代尤..

《灾难的岁月》

《灾难的岁月》 : 作者戴望舒。1948年2月上海星群出版社初版。这是戴望舒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诗集,收录诗人1934~1945年间的诗作25首,包括《我思想》《元日祝福》《我用残损的手掌》《萧红墓畔口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