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

    缪荃孙 :

祖籍江苏江阴。光绪二年(1876)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后任国史馆总纂。一生致力图书收藏及书目编纂。曾主持南菁书院讲席,主讲山东泺源、常州龙城、南京钟山等书院,受聘筹办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两座近代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并主持馆务。

缪荃孙一生爱读书,嗜收藏。十四五岁便开始抄购藏书。同治三年(1864)至四川,不久便执事张之洞门下,协助整理图籍,研习版本目录之学。 此后,曾到过湖北、河南、北京、山西、陕西等地,收集了大批图书。翰林院为官十六载,公余时抄校不离手,搜求无余力。搜藏“旧刻旧钞,四库未收之书,名家孤传之稿,共十余万卷”。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派去日本考察教育,趁便大力搜求异书,购抄、交换图籍不下十万卷。辛亥年(1911)后,贫居上海,虽有“出书易米”之无奈,但仍坚持收藏图书,仅联珠楼一处就有藏书十一万卷。缪氏藏书有两大特色:一是精善珍本多;二是金石文献富。据其书目记载,所藏善本书就有一千四百多种、两万五千余卷。所藏金石拓帖有万余种,系前所未有。其藏书目录有《艺风堂藏书记》八卷、《艺风堂藏书续记》八卷、《艺风堂藏书再续记》(不分卷)和《金石分地录》二十四卷等。其藏书处有艺风堂、对雨楼、云自在龛、联珠楼,另在丛抄堂、藕香簃、云轮阁等处亦有藏书。他还致力于刊刻图书。为自己刻印有《云自在龛丛书》《对雨楼丛书》《藕香零拾》《烟画东堂小品》及《艺风堂文集》《遼文存》等。还曾为成都书局、广雅书局及盛宣怀、刘承幹、张钧衡等人编刻过许多图书。缪氏身后,其子将藏书售予上海古书流通处,藏书遂散落书商之手。所余部分善本及家稿,多为北京各大图书馆购得。其中金石拓本一万余件,为燕京大学图书馆(今北京大学图书馆)购藏。

缪荃孙对目录学研究甚深,贯串古今。他曾跟随顺德大藏书家李文田学习版本目录学。他不仅为自家藏书编纂了系列书目,还于光绪二年协助张之洞编撰了著名的导学书目《书目答问》四卷,光绪九年(1883)协同潘祖荫为黄丕烈编刻了《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六卷,1919年又编刻了《荛圃藏书题识》十卷。还为盛宣怀编纂了《盛氏愚斋图书馆藏书目录》,为京师图书馆编纂了《京师图书馆善本书目》八卷、《各省志书目》四卷和《清学部图书馆方志目》等。许多地方志,如《湖北通志》《江苏通志》《光绪顺天府志》的金石目录,也都出自缪荃孙之手。他编纂的书目,大多有提要,质量很高。

缪荃孙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07年,他受聘创办江南图书馆,并任总办(馆长)。为此,他奔走于江浙各大藏书家间,收集了大批善本、孤本文献。当时,陆氏皕宋楼藏书已被日人掠购,日人企图抢夺丁氏八千卷楼藏书。经缪氏多方协调,抢于日人之先购得丁氏藏书数万册,遂使江南图书馆馆藏富为全国之首。1910年,缪荃孙又受命创办京师图书馆,并出任监督(馆长)。他亲身馆务,建章立制,秉承“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精神,勤力办馆。缪荃孙非常重视藏书采访、整理和分编业务,亲自进内阁大库清检文献,选出大批宋、元、明时期的珍善孤本,充实馆藏,并编刻了《宋元本留真谱》等书目。他倡导藏书为用理念,积极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在其带领下,馆务很快走向正轨。

为您推荐

应感之会

应感之会 : 常与近代文艺学的灵感相对应解释。语出西晋陆机《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说明了应感现象具有即时性、短暂性和不易把握的神秘性等特征。《礼记·乐记》说:“人..

味外之旨

味外之旨 : 要求诗歌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声律文采,而应具有含蓄蕴藉之美。语出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司..

《一只马蜂》

《一只马蜂》 : 丁西林作于1923年。独幕剧。是丁西林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作品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后觉醒的青年为争取婚姻的自主而与守旧势力进行抗争的喜剧故事。剧中只有三个人物。吉老太太丈夫..

贵远贱近

疾虚妄

疾虚妄 : 语见王充《论衡·佚文》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反对作品内容不符合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是王充衡量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疾作动..

五鹿充宗

五鹿充宗 : 代郡(今属北京)人。五鹿以地名为姓,五鹿(今河南濮阳)为春秋时卫国地名。官至尚书令、少府。为《齐论语》《梁丘易》的传人。博学善辩,闻于当时。据《西京杂记》记载,五鹿充宗曾拜弘成子为师。弘..

文人相轻

文人相轻 : 文学作者之间互相轻视,看不起,从而对他人作出一些有失公允的评价的文学现象。语出三国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