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
英国司各德(今译瓦尔特·司各特)原著,林纾、魏易译。1905年商务印书馆译印,标“国民小说”,分上下卷。原著者Walter Scott(1771~1832),今译瓦尔特·司各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口述者魏易,字冲叔,杭州人,190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书院,前期林译小说最重要的英文合作者。
原著名Ivanhoe,1819年问世,长篇历史小说,以中世纪英格兰为背景,描述被诺曼贵族征服了的原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对征服者的顽强反抗,以及诺曼贵族内部“狮心王”理查与兄弟约翰亲王之间争夺王位的斗争。林纾译名采用中国史家笔法,译文仍有“意译”风气,却能在基本内容和整体风格上把握原著特点。林氏惊异于原著的结构艺术和“辞令之美”,言其“于伏线接榫变调过脉处,大类吾古文家言”,以为司氏文心奇幻“可侪吾国之史迁”(林纾《序》)。中世纪英格兰骑士的尚武精神和浪漫传奇色彩,在林译本中被标榜为“美人情愫,武士精神”,突出了中国传统小说题材元素。晚清民国时期,该著所描写的民族压迫与斗争,引发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和国内专制统治之苦的中国读者的强烈共鸣。原著和林译本,均为著者和译者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该著中译本曾多次再版和重译。林译本1906年编入《说部丛书》,1914年编入《林译小说丛书》,1931年编入《万有文库》之《汉译世界名著丛书》,1947年编入《新中学文库》。商务印书馆编辑沈德鸿(茅盾)校注林译本时,写有详细的《司各特评传》《司各特著作编年录》;其长篇小说《子夜》,结构上受此书影响。1937年,上海启明书局推出谢煌的同名译本。1939年,中华书局推出施蛰存译本,题为《劫后英雄》。1944年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推出陈原译本,题为《劫后英雄记》。但其发行量和社会影响,都远逊于林译本。1978年,人民出版社推出刘尊棋、章益译本,题为《艾凡赫》。1982年,北京宝文堂书店推出伊信译本,仍沿用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之名。
林纾、魏易,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