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韦柳

    王孟韦柳 :

唐末司空图最先将王维、韦应物并提:“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与李生论诗书》)宋陈师道、张戒等继承其说。宋苏轼最先将韦、柳并提:“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书黄子思诗集后》)严羽、方回、许学夷等继承其说。王、孟并称始于明代,如胡应麟说:“王、孟闲澹自得,其格调一也。”(《诗薮》内编卷二)此说赞同者多,已成为明清诗论家之公论。王、孟、韦、柳并称亦始于明代:“陶(渊明)之继,则韦、孟、王、柳之得意者,精绝超诣,趣与景会。”(张以宁《黄子肃诗集序》)至清初,“王渔洋倡神韵之说,于唐人盛推王、孟、韦、柳诸家,今之学者翕然从之”(梁章钜《退庵随笔·学诗二》),所以清代四人并称说流行,且有将四人之诗合为《唐四家诗》刊行者。

四位诗人的画像

明清诗论家将四人合称的理由主要是:四人皆学陶渊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内容多写自然景物,风格清微淡远。但四人都不是纯粹的山水田园诗人,加上他们所处的时代、身世遭遇、思想性格不同,诗歌创作的总体风貌也存在若干明显的差异。

至于四人成就之高下,前人亦颇多议论,如苏轼《东坡题跋》以为柳诗在“韦苏州上”,王世贞《艺苑卮言》以为王维才胜孟浩然,王士禛《分甘余话》又以为韦诗在“柳柳州上”,大约各因喜好不同而有此议论。

为您推荐

柳宗元

柳宗元 :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其父柳镇。安史之乱时曾徙家吴地,柳宗元可能生于吴地,但成长于长安。受母亲卢氏的启蒙教育,4岁即能读古赋,少时为文,有“奇名”。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十四年,登博学..

樊宗师

樊宗师 : 祖居南阳(今河南邓州),后迁居河中府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始为国子博士,宪宗元和三年(808)登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历金部郎中,绵、绛二州刺史,有治绩。进谏议大夫,未就任即去世。事迹见韩愈《南阳樊绍..

欧阳炯

欧阳炯 : 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通泉令欧阳珏之子。少事前蜀王衍,为中书舍人。前蜀亡,随王衍至洛阳,补秦州从事。后蜀孟知祥称帝,炯返蜀,复为中书舍人。广政三年(940),官武德军节度判官,为赵崇祚编《花间集》..

温李

王勃

王勃 :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的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才华早露,未成..

王充文学思想

王充文学思想 :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自小聪慧好学,勤学强记,过目成诵,博览百家之书。著述有《论衡》《政务》《讥俗》《备乏》《禁酒》《养性》等。在《论衡》中深刻地批判了以“天人感应”..

清商曲辞

清商曲辞 :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分乐府诗为12类,第6类为清商曲辞。《乐府诗集》认为,清商乐又称清乐,九代之遗声,其始即相和三调(平调、清调、瑟调),并汉魏已来旧曲。其辞皆古调及魏三祖所作。自晋朝播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