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

1922年11月,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创办于北京。蒲伯英为校长,陈大悲为教务长,鲁迅、周作人、梁启超、汪优游等为校董。学校以提高戏剧艺术、造就戏剧专业人才、辅助社会教育为宗旨,招收中学毕业和有同等学历的男女青年为学生。学制3年。主要课程有剧本实习、动作法、戏剧史、编剧术、布景术、化妆术、雄辩术、音乐原理、跳舞等。表演技术课多由陈大悲担任教师。

为了引导学生重视舞台实践,学校先后举行过12次公演。演出熊佛西的《新闻记者》,胡适的《终身大事》,陈大悲的《幽兰女士》《良心》《英雄与美人》, 蒲伯英的《道义之交》等剧。1923年5月,人艺剧专在蒲伯英出资建造的北京新明剧场作首次实习公演,演出话剧《英雄与美人》,由女生吴瑞燕饰演土娼,这在北京开创了男女同台演出的新风;人艺剧专还改进剧场剧务管理,试行对号入座的办法,采用油彩化妆,设置布景道具等。每星期公演一次,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但人艺剧专由于教学管理不善,收入入不敷出,加之陈大悲个人的问题引发学生“驱陈”风潮,学校于1923年底宣告解散。

人艺剧专比较系统地运用西欧戏剧理论和教学方法,培养出第一代中国话剧专业人才,如万籁天、芳信、吴瑞燕、徐公美、徐葆炎、王泊生等。结束了中国话剧业余演剧的状况,标志着中国话剧开始进入专业演剧的新阶段,为后来话剧走向职业化、专业化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为您推荐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苏]尼·诺索夫着。孙广英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版,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9月版。12.3万字。儿童小说。小学生马列耶夫学习不用功,算术成绩常常不及格。新学期开始,转学生西什金成了他的同桌和..

学校

学校 : 苏联自传体中篇小说。阿·盖达尔著。1930年出版。中译本有新华书店1950年出版,叶至美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年出版,李俍民译;三联书店1951年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出版,任溶溶译。阿·盖达尔(Аркад..

造谣学校

造谣学校 : 英国喜剧。写于1777年。作者理·布·谢立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1751—1816),18世纪后期英国喜剧家。出身于演员家庭,后来成为戏院经理、国会议员。他一反当时一般剧本追求造作的感情和夸张的戏剧..

专门图书馆管理理论与实际

广播电视高等学校教育

广播电视高等学校教育 : 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广播电视专业教育。程度上分为专修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广播电视系统现有3所高等学校即北京广播学院、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和广播电影电..

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教育

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教育 : 为广播电视系统培养初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广播电视中等专业教育是从1958年9月湖南省成立广播技术学校开始的,随后福建、甘肃、山东、安徽、上海、江西、吉林、辽宁、黑..

广播电视学校教育

广播电视学校教育 : 指为广播电视事业培养专门人才的正规学校教育,相对于广播电视社会教育而言,它包括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广播电视学校教育是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并逐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