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书画与长寿②

老年书画与长寿 : 古代人类求得寿命,寄托于丰收之神,祈求获取富足食物,并养育后代、延续部族生存,常通过巫术活动以舞蹈习武演猎、祭神、性繁衍等形式来求寿。历代帝王都关心自身寿命,多以求取长生之药,梦想万世一系之皇统。秦始皇派五百童男和五百童女东渡日本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帝王求长生之先河。汉武帝拜黄陵修筑仙台,为求仙升迁之举。其后,诸如道家炼“砂丹”求长生不老药之事继生。动与静,原本相对,动练筋骨,而静则调心养神,动静相兼才是长生之道。无论道家、禅家、各宗教门派,均有自己的修养身心之法。这些养生之精论,大致都强调宁心静气、凝神舒意、松身空念,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中国文化的立体构成、多方位的效融、给文化生活冠上丰富的含义。各道之说,皆主张自然柔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借物养生。历代气功家、禅家都将书画活动置于养生功夫之中。古人有“善书者长寿”之说,自有深邃的道理。古人从事书画创作时,常常先净身焚香,沉思静想,宁气含神,以使心态处于最佳之境。此雅举不但利于书画,更利于健体。南朝梁人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载有:“书者舒也。舒布其言,陈之简牍,取象于夬,贵在明决而已。”汉·萧何《论书势》,也有论说:“笔者,心也;墨者,手也;书者,意也;依此行之自然妙矣。”这说明,用舒展之情,将心、眼、手、物四个因素贯穿起来,继而协调循环。人在从事书画时的体动与心态,是外动内静,外松内紧,外导内引,达到重视与客观的谐调统一。自己和自然间的天人合一,使主观外化,客观内化,交替形成。这个过程正像是气功家所炼的大小周天。大小周天,仍属自身体内运动,顺气调心,舒筋活络。人与客观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弘大的周天体系,正如禅家所称的苍穹生缘。人与自然的周转回归,是他们心和物的最大交溶。书画家想把握的自然形象,通过心灵的闪光,去再现自然,从而表现自己内在的艺术潜能。书画的自娱性还在于获得自由和舒爽,旨在沟通自己与世界的联系。书画活动能索心猿意马、排除妄念,进入平和祥瑞的境域。如果人处于心绪万千,喜怒无常,杂念丛生,无恕拒容,则有损身心。老年人为战胜孤独寂寞,寻找生活的立足点,中国书画艺术当为极好的去处。进入书画世界,生活有了追求,增加无尽乐趣,陶冶性情。它是一宽阔的自由空间,驾驭笔墨遨游宇宙,心情自然舒展万分。心胸的开朗,心理的健康,才是长寿的重要源泉。

为您推荐

书画书录解题

出版时间:1993-09 书画书录解题 : 中国余绍宗(1882~1949)编著,中国书画论著书目提要,12卷,定稿于民国二十年(1931),前有林志钧序。著录自东汉至近代有关书画书籍共850余种,按其性质分作10类,每类又分子目,其为:(..

《人到老年》

《人到老年》:谌容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版。17.1万字。长篇小说。50年代的大学生谢愫莹从某机关处级位置上退下来后,仍壮心不已,一心要在事业上做出贡献,打算搞一个为全国妇女服务的经济信息公司。她去找当年的老..

《唐代乐舞书画诗选》

《唐代乐舞书画诗选》:彭庆生、曲令启选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8月版。30.5万字。选收唐代有关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杂技的诗歌300首,分为5卷。逐首注释和浅析,并附录有关研究资料。选注者博采史志、碑传、笔记..

老年回忆录②

老年人写作益寿②

老年人写作益寿 : 现代社会正处在人类社会飞速前进、科学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普遍重视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和生活信息。老年人以写作的方式不但..

老年日记②

老年日记 : 老年人用来记录自己每日的工作、学习、生活、见闻、心得、感受乃至日常开支等的一种应用文。日记的内容和写法都不固定。一般的是先写日期,然后是正文,凡是自己认为值得一记的事情都可以写,并且可长可短。..

老年艺术欣赏②

老年艺术欣赏 : 老年人对音乐、歌舞、戏曲、美术、工艺品等艺术作品、艺术形象的感受、理解、联想和想象,以及在感情上交流的一种精神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作为客体的文艺作品与作为主体的老年欣赏者,彼此各起不同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