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②

吴门画派 : 明代以江苏苏州地区为中心,创立、形成的属文人画派系的绘画流派。“吴”指古代吴国管辖之地,与“越”并称。吴门(通称吴郡、吴中)指地名,即今江苏苏州市以及所属地县。该地域东临大海、南近诸越、西入太湖、北枕大江,居江南海陆之境。在此得天独厚、自然造化的环境里,是画家辈出的地区。据《吴门画史》记载,自晋至清著名画家约有1220名。尤其在明代,涌现大批蜚声画坛的名家,其中以“吴门四家”声誉最著。明代吴门地区绘画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创明朝一代中国绘画之新风,并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绘画流派当以其艺术表现形式、绘画的情感趣味,以及作品的格局、内容的艺术风格来划分,凡此有类同者可归纳为同一画派。吴门画派虽以地区命名,但不是用吴门地区来划分和归纳画家。吴门地区的画家并不全属于吴门画派;同一画派的成员并不一定是吴门地区的画家。吴地画家董其昌等和“清初四王”等人,不属吴门派,甚至“吴门四家”中的唐寅、仇英也不宜归属吴门画派;即“吴门画家”、“吴门四家”与“吴门画派”并不是同一概念。吴门画派一跃而成明代画坛主流,除在自然地理上苏州的地域优势和其悠远的绘画传统之外,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也是孕育出一代绘画新风的主因。吴门地区有幽美秀丽的自然环境,悠久深厚的文人画传统,达官显贵的优渥礼遇,以及结社交友、宴请雅集的社会风尚,加之当地日益昌盛的经济和充裕的生活,使许多文人能潜心书画;有些历经宦海沉浮的官员,也寄情于书画,使隐逸文坛的队伍不断壮大,致使一个新的文人集团——吴门画派孕育而生。吴门画派以画风的淡雅、秀丽、明快、清新称著。吴门派的山水画,下笔刚劲而松秀,用笔工细而绵密,多用短笔皴法和中锋干皴,于凝重中显浑厚;墨色酣畅淋漓,并注意浓淡变化,气势磅礴而不失苍润。设色多用青绿重色,兼以浅绛之法,鲜丽清雅。花鸟画,笔法洗练,水墨清润,幽美秀雅,树明代文人写意花鸟画之新风格;泼墨大写意,创文人写意逸韵之新体。吴派画风特点可概括为:简朴而放逸,壮伟而恬静;细腻妍丽,清秀文雅;具书卷秀雅云风,显文人闻逸之情。沈周被誉为吴门画派之首,文征明是沈周的学生,继师业,为吴派第二大家。据《明画录》著录,吴派门弟约有150人。

为您推荐

董其昌②

董其昌 : 明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万历进士,后官晋南京礼部尚书,诏加太子太保,谥文敏。其书法超越诸家,独探神妙,尽集宋元诸家之长,尤善小楷,姿态秀雅。当时书法界有“南董北米”(..

清代四王②

清代四王 : 指四位清代宫廷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王之间有亲属或师生关系,王原祁为王时敏之孙,王翚师王鉴兼师王时敏。四王艺术思想和风格受董其昌影响很大。传统笔墨技术深厚纯熟,崇尚摹古,缺乏创造性..

王原祁②

王原祁 : 清画家。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康熙九年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继承山水世家之能,得其祖父传授,潜心画理,精于笔墨,工诗善文,受康熙皇帝嘉赏,从事宫中古今名画鉴定和绘画创作。63岁时主持编..

王时敏②

朱耷②

朱耷 : 清初画家。明宗室(宁献王朱权后裔),谱名统��,一作朱由桵,南昌人。崇祯十七年(1664),明朝灭亡,不愿屈膝清朝,入奉新山,削发为僧,字雪个,号个山,别号很多,有驴汉、个山驴、道朗、破云樵等,书款八..

石涛②

石涛 : 清初画家。真名朱若极,广西(桂林)人,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的十世孙。明亡后出家为僧,改名石涛,号瞎尊者,又号清湘老人,自称苦瓜和尚。自14岁开始绘画,攻山水,擅兰竹,笔意纵姿,沉郁豪放。提倡作画写生,以领悟自然..

弘仁②

弘仁 : 清初画家。字无智,号渐江,人称梅花古纳,安徽歙县人,少孤贫、性癖,以写画为生。耻为清室顺民而为僧,时游黄山,曾作《黄山真景册》。为新安画派之首。传世有《黄山天都峰画》(纸本水墨,藏南京博物院)为其绘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