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寓言②

先秦寓言 : 先秦文学体裁的一种。“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又称寓言故事。寓言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是人民的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少数是哲学家等个人创作的,多数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它借助于带有劝谕或讽刺性质的简短故事来阐明一定的道理。最初由动物故事发展而来,所以寓言常以动物为主人公,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寓言中关于人事的内容比重逐渐增大。不管是哪一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教训意味,表现了作者对某类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理想、评价、赞扬、批评或嘲讽。在先秦诸子散文《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及历史散文《战国策》等著作中,有不少构思巧妙、含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齐人有一妻一妾”;《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望洋兴叹”、“畏影恶迹”、“轮扁斩轮”;《韩非子》中的“南郭吹竽”、“买椟还珠”、“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战国策》中的“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都是流传至今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
寓言具有比喻的性质。战国以前,比喻就已盛行,如“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春秋时代的行人辞令,士大夫之间的应对,常“称诗以喻其志”(《汉书·艺文志》),可见比喻风行于朝野上下。先秦寓言产生的时代与伊索寓言相近,其价值也很可贵,它直接影响了后代寓言的创作,更重要的是,它起着上继神话,下启小说的作用。

为您推荐

《先秦寓言选释》

《先秦寓言选释》:朱靖华选注。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12月版。16万字。从《墨子》、《孟子》、《商君书》、《庄子》、《尹文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管子》、《晏子春秋》、《列子》、《战国策》..

《先秦散文选》

《先秦散文选》:罗根泽编。戚法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16万字。从《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管子》、《商君书》、《荀子》、《韩非子》、《..

《先秦诸子散文少年读本》

《先秦诸子散文少年读本》:李晓冰编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版。8.4万字。从《论语》、《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典籍中精选出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文字精炼优美的..

《先秦文学论集》

《中国诗歌史(先秦两汉)》

《中国诗歌史(先秦两汉)》:张松如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版。29.1万字。5卷本《中国诗歌史》第一卷,亦可视为先秦两汉诗歌断代史。对中国诗歌的发端及其在秦汉时期的发展进行宏观阐述,对重点作家作品作了较为详细..

《先秦寓言概论》

《先秦寓言概论》:公木着。齐鲁书社1984年12月版。14.3万字。分12章。1至4章论述先秦寓言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指出先秦寓言是比喻的高级形态,其来源是古代神话、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和文人创作。先秦寓言起源于春..

《先秦大文学史》

《先秦大文学史》:赵明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78万字。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对中国文化发端期的先秦文学进行研究。认为代表先秦文学成就的《诗经》、《楚辞》、史传文学、诸子哲理散文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