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②

诗经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起称为《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情风貌、阶级关系。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编定成书,其作者不可考。《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三结合的形式,后因社会变动,乐谱和舞姿失传,只剩下歌词,即成为现在所见的一部诗集。其作品按音乐上的不同特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指各诸侯国民间流传的乐歌,所说的“国风十五”,就是指15个诸侯国的民歌,共160篇。是《诗经》中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部分。“雅”是西周王畿地区(天子京城一带)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又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颂”是朝廷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舞曲,共40篇。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诗经》的内容非常广泛。有的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人民对征战的厌恶,有的记叙奴隶的生活,有的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统治者的无耻丑行,有的歌颂劳动人民的纯真爱情,有的表现妇女被遗弃的悲惨命运和为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精神,等等。都反映了古代人民单纯开朗的性格和质朴纯洁的心灵。《诗经》所涉及地域很广,是朝廷派专员到民间“采诗”而得。《诗经》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赋是平铺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启发。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经》作品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很大。《诗经》的句式以四言诗为主,也有杂言,灵活多变。基本风格特点是纯朴自然,善于运用章节的回环复沓来表达思想感情,词汇丰富,韵律和谐,并大量使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增强了音律上和修辞上美的效果。《诗经》中修辞造句的方法、语言的技巧,对后代诗人有很大影响。《诗经》在春秋时期已广泛流传,孔子把它作为教本。遭秦焚书之后,在汉朝重新得到流传,主要有齐、鲁、韩、毛四家,后齐、鲁、韩三家逐渐衰废,只有毛诗流传至今。《诗经》以其丰富的内容,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现实、描写现实的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的《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有法文、英文、德文等《诗经》的译本。

为您推荐

周易②

周易 : 古代占筮用书。简称《易》,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关于作者及写作年代,众说纷纭。旧说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卦辞,周公演爻辞。今多认为是西周末年卜筮之官根据旧筮辞编撰而成。全书分《经》、《传》两部分。《经》以..

九歌②

九歌 : 传说中很古的乐章,以民间祭歌为基础创作而成。《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歌加工修改而创造出来的一组抒情诗,仅供祭祀之用。《九歌》包括11章,多数人认为前10章是祭10种神灵。从古代人类宗教思想的..

春秋②

春秋 : 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春秋》是我国较早的编年史。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计242年间周王朝、鲁国及其它各国的历史大事。《春秋》记事语言精练,简洁明了,格..

尚书②

离骚②

离骚 : 《楚辞》篇名。战国时期屈原作。全诗共有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带有自叙性的抒情诗。《离骚》篇名的含义,古今说法甚多。《史记·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

韩非子②

韩非子 : 韩非的著作集。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的著作。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55篇,其中有名人加入的文章。今存《韩非子》与汉朝时的基本相同。书中阐述了韩非以法治国,特别是把法、术、势结合起来统治的主张。他的..

荀子②

荀子 : 又名《孙卿子》、《荀卿新书》。战国时代思想、文学著作。荀况著。共32篇。《荀子》集中表现了荀况的哲学、政治、伦理思想,是对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总结和发展。全书基本上都是独立的专题散文,每篇都有题,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