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诗②

三国两晋诗 : 东汉末年形成的魏蜀吴三国及西晋、东晋时期的诗歌。三国时期,乐府诗受到重视,创作中大量吸收民间歌谣的新鲜血液,使诗歌出现繁荣景象,人才辈出。主要人物是“三曹”和“七子”。“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诗紧密联系政治、军事斗争,表现了壮阔的胸怀抱负和豪迈的气概。曹丕、曹植兄弟才华英发,诗歌清丽秀出,达到当时最高水平。“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瑒、刘桢,他们的创作关心现实,面向人生,写出了内容充实、感情真切的诗作。三曹七子对后代诗歌影响很大。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代表作有《蒿里行》、《七哀诗》、《送应氏》、《悲愤诗》、《短歌行》。三国两晋诗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是三国后期的正始诗歌。代表人物有阮籍、嵇康。他们继承建安诗歌重视现实的传统,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正始诗歌以五言为主,阮籍的《咏怀诗》今存五言82首,四言13首,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规模较大的个人抒情五言诗。第三个高潮是两晋太康及西晋和东晋之交时期的诗歌。太康诗人主要有三张(张华、张载、张协)、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等。在艺术表现方面,他们多追求辞藻的华美,开诗歌史上雕琢堆砌之风。刘琨、郭璞的诗作现实色彩较浓,独居风格。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使诗坛大放异彩。他的诗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在艺术风格上,他的诗自然真朴,平淡而有思致。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停云》、《归鸟》等。

为您推荐

三国志②

三国志 : 纪传体史本。西晋陈寿撰写。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三国志》分《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较完整地记录了三国时期60年间的历史。作者力图从历史事实出发,作出较..

三国志演义②

三国志演义 : 长篇小说,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传》、《三国志》、《三国英雄志传》、《三国全传》,简称《三国演义》。120回,罗贯中作。它是由民间传说到民间艺人创作再经文人加工创作的产物。其内容以..

柳敬亭善说《三国》清初译《三国》为兵略

柳敬亭善说《三国》清初译《三国》为兵略 : 明末清初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善说《三国演义》。顺治十年(1653),周容曾在常熟听他说过关羽故事,只觉金戈铁马之声不绝于耳,阴风拂拂,令人毛骨悚然。又据传柳敬亭善说《当阳..

李定国听《三国》效关张

晚清潮州戏班常演《三国》《水浒》

晚清潮州戏班常演《三国》《水浒》 : 晚清潮州戏班演戏,常以《三国演义》、《水浒》、《隋唐演义》等小说为蓝本,连续演出,务求其全。不单情节不能有所遗漏,即使剧中人物声音笑貌偶有差错,观众便会大为不满。这些观众..

《三国演义 》人名谜

《三国演义 》人名谜 :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白头格、素腰格) (孙尚香) 制曰“可” (王允) 时时误拂弦(粉底格) (周瑜) 鸡蛋上的苍蝇(梨花格) (丁逢) 对外开放(虾须格) (何进) 《道德经》..

《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 : 元代话本。宋代汴梁(今河南开封)瓦舍众艺中有"说三分"的,讲的是魏、蜀、吴三国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元人王沂《虎牢关》诗:"君不见三分书里说虎牢,曾使战骨如山高。"这里的"三分书"当指"说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