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词②

唐代诗词 : 指唐代的诗歌和词。唐代诗歌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高峰。清康熙年间编的《全唐诗》收录的作品达48900多首,作者2200多人。唐代诗歌各种体式齐备,内容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各阶级、阶层人们的思想面貌。许多诗篇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腐败、骄奢等罪行,也有不少诗篇反映盛唐发达的社会面貌,还有一些诗篇反映了边塞风光、田园景色、宫怨离愁、征聘酬答、托物言怀等内容。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初、盛、中、晚4个时期。唐朝开国初年,虞世南、李百药等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是典型的宫廷诗人,成就不大。唐代麟德、乾封年间开始,诗歌创作发生了重大变化,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踏上诗坛,他们突破宫廷应制诗的内容及形式,抒写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与悲欢离合的人生感慨,推动诗歌题材的革新。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主张风雅、比兴,批判六朝诗风,为唐诗开辟的一条走向繁荣的道路。盛唐诗歌的发展达到唐诗的最高峰,涌现出代表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10多位杰出诗人。有描写边塞战争题材的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他们的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形式;有田园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他们的作品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李白的诗歌创作代表了盛唐诗歌的主流,他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思想性格,奔放雄奇、驰骋想象的艺术风格,对唐代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杜甫以清醒、客观的现实主义眼光,观察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的兴衰动变,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和人民的遭遇,他的诗素有“史诗”之称。李白与杜甫代表了盛唐乃至全唐时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中唐诗歌的发展转向了现实主义为主流的道路。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尖锐。白居易、元稹等的诗歌积极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形成了新乐府诗派。中唐时期的另一诗派是尚奇派,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李贺、贾岛等。他们在艺术上继承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标新立异,追求奇险怪僻的风格。此外,中唐时期还出现了刘长卿、韦应物、柳宗元、刘禹锡、李益等著名诗人,他们或以山水诗著称,或以边塞诗为长,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晚唐诗歌一方面继续沿着中唐现实主义道路发展,另一方面在诗坛上出现了其它创作倾向。皮日休、聂夷中等在白居易影响下,继续创作新乐府诗。李商隐、杜牧等以含蓄、曲折的笔触反映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晚唐社会现实,抒发了伤时忧国的感情。此外,还有温庭筠、许浑、马戴、张祜等诗人,他们都有佳篇秀句流传于世。唐代词也取得了成就。词虽源于南朝,但形成在唐代。白居易、刘禹锡、温庭筠等不仅是著名诗人,而且在填词方面也作出了贡献。为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为您推荐

竹枝词②

竹枝词 : 唐代乐府曲名。也称竹枝、竹枝子。原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刘禹锡改作新词,多为歌咏当地风俗和男女恋情。后世人作竹枝词很多,形式皆为七绝。语言通俗,音调轻快。唐代竹枝词不太拘平仄,可歌唱。后..

应试文②

应试文 : 科举考试所采用的文体。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贵。但进士科加试帖经与杂文,自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始行,于武后朝常试以诗赋题目。所试一般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有的题目上冠以“赋得”二字。现存较早的有苏..

七言诗②

七言诗 : 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它起源于民间歌谣。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较早的文人创作完整的七言诗。从梁至隋七言体诗歌逐渐增多,到唐代,大为发展。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中的主要..

六言诗②

绝句②

绝句 : 诗体名。也称“绝诗”、“断句”、“截句”。每首仅有4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规则。在唐代律诗形成之前,已有绝句,平仄较自由,后人称为“古绝句”,以和近体绝..

王勃②

王勃 : 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通之孙。少有才名,曾应幽素举,拜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王府修撰。诸王斗鸡时,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作虢州参军时,因擅杀官奴,犯死罪。遇..

魏徵②

魏徵 :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字玄成,馆陶(今河北馆陶)人。少时孤贫,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随李密降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重其才,擢为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等职,参与朝政。魏徵知无不言,敢于直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