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 : 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理论批评家。原名阿双,后改为爽、霜,最后改为秋白。江苏常州人。中学未毕业因贫困缀学,当小学教员以糊口。1917年入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入俄文专修馆学习,并翻译了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1919年与郑振铎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参加了李大钊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小组,同年他被北京《晨报》聘为旅苏记者,实地考察了俄罗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从此信仰社会主义。他回国后带着严重的肺病写了大量的通讯向国内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真实情况,出版了两本散文集《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1922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的编辑工作,重新翻译了《国际歌》的歌词。同时,他还参加了党的刊物《向导》、《前锋》的编辑工作。1927年8月7日,主持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并被选入中共临时中央局。192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在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并直到1930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团长。回国后,1930年9月又主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当时党领导机关的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次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受王明等人打击,被排斥出中央领导机关。此后在上海与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同文艺战线上的各种敌人和种种错误文艺思潮进行坚决斗争,发表了许多战斗性很强的杂文和文艺论文,如《“自由人”的文化运动》、《大众文艺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以及《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等,并翻译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欧洲进步作家的作品,1933年,他从上海回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人民教育委员。长征时因病留南方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被国民党军队逮捕。狱中写下《多余的话》等诗文,6月18日英勇就义。鲁迅将他生前作品编辑为《乱弹及其他》和著名的《海上述林》出版。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