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②

胡风 : 现代文艺理论批评家、诗人、翻译家。原名张光人。笔名胡风等。湖北蕲春人。1920年在武昌启黄中学读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学到南京东南大学附属高中。1925年进入北京大学预科,一年后进清华大学英文系。受“五四”新文学影响,开始新诗创作。1929年秋东渡日本,进庆应大学文科学习。开始从事文艺评论和翻译工作。曾参加日本反战同盟,日本共产党和普罗科学研究新艺术学研究会,撰文在刊物上介绍中国革命文学情况,翻译了苏联初期革命浪漫主义作品《在彼德格勒的美国人》;发表了《现阶段上的文艺批评之几个紧要问题》等文章,曾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负责人。1933年被日本当局逮捕并被驱逐回上海。回国后,先后任左翼作家联盟的宣传部长、行政书记。1934年开始以作家的职业,致力于文学批评和理论著述,编辑秘密丛刊《木屑文丛》、《工作与学习》丛刊和杂志《海燕》。1936年4月在“人民大众向文学要什么?”一文中,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针对“国防文学”开始了革命文艺队伍内部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抗战期间,在武汉、重庆、香港、桂林等地从事文艺活动,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委、研究股主任和郭沫若主持的军委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专任委员。写了大量的文艺评论文章,结集出版有《剑·文艺·人民》、《论民族形式问题》、《在混乱里面》和《逆流的日子》等。创办并主编《七月》之后,又继续出版了《七月诗丛》和《七月文丛》丛书。他注意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继《七月》之后,又继续出版了文学杂志《希望》。有两本文学评论集《论现实主义》和《为了明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常委和《人民文学》编委等职。1954年7月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被错误地当作敌对分子被捕入狱。但胡风仍对党抱有坚定的信念,并写了大量诗文。1979年获释后,中共中央于次年重新审理了胡风案,予以平反。后来,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和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顾问等职。他与鲁迅交从甚厚。鲁迅逝世后,写了许多研究鲁迅的文章。

为您推荐

柔石②

柔石 : 现代小说家。姓赵,名平福,后改为平复。又名少雄,笔名柔石。浙江宁海人。1918年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参加了文学团体晨光社。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员,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925年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常听鲁迅..

冯雪峰②

冯雪峰 : 现代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诗人、作家。原名福寿。浙江义乌人。早年先后就读于金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和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加入过朱自清、叶圣陶主持的文学团体晨光社。1922年春与同学潘漠..

沈从文②

沈从文 :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曾用过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笔名。湖南凤凰人,苗族。1902年12月28日生。小学毕业后,曾随当地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城各县生活。并任..

丁玲②

夏衍②

夏衍 : 现代剧作家、散文家。本名沈乃熙,字瑞轩,笔名沈端先等。浙江杭州人。1915年因品学兼优被德清县立高小推荐到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染色科。1919年起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参加编辑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双十》。1920..

巴金②

巴金 :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系笔名。四川成都人。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五四”时期从《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少年中国》等刊物中接受科学与民主思想。1920年入成都..

臧克家②

臧克家 : 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自幼喜爱古典诗词和民歌。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深切同情农民的苦难生活,从而奠定了他此后诗歌创作的生活基础。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接触了新文学,开始习作新诗。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