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与元白诗狱

杜牧与元白诗狱 : 杜牧《李府君墓志铭》中有一段话,对元和以来流行的元白诗十分不满,甚至要求绳之以法,遂引起人们注意,纷纷发表意见。这段话说:“(李戡)尝曰:‘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吾无位,不得用法以治之。’”(《樊川文集》卷九)杜牧在洛阳时与李戡结识,即成知交。这段有关元白诗的话虽出于李戡之口,但杜牧特地记载在李戡的墓志铭中,说明他们有共同的主张。《四库全书总目》曰:“此论乃戡之说,非牧之说。或牧尝有是语,及为戡志墓,乃借以发之。”(卷一百五十一)对于杜、李对元和诗的讥评,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宋祁《新唐书·白居易传赞》引用上文后说:“盖救所失,不得不云”,认为杜、李之言具有针对性,有救失纠偏的作用。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卷二:“牧风情不浅,如《杜秋娘》、《张好好》诸篇,‘青楼薄幸’之句,街吏平安之报,未知去元白几何?以燕伐燕,元白岂肯心服?”认为双方都有风流韵事,难分优劣,杜牧讥评元白诗是不公平的。袁枚则以为其中包含个人的感情纠葛,白居易曾讥讽杜牧祖父杜佑年过七十犹不肯退休,所以杜牧借此加以报复:“牧祖佑,年老不致仕,香山有诗讥之,故牧假飞语以诋之耳。”(《随园诗话》卷一)

为您推荐

鱼玄机笞杀侍婢

鱼玄机笞杀侍婢 : 鱼玄机(?—868?),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好读书,有才思,曾为李亿妾。后色衰爱弛,入咸宜观为女道士,放纵自己,成为妓女。玄机工诗,颇与当时名士交游,互为诗赠答。因笞杀侍婢绿翘事, 为京兆尹所..

雍陶矜夸好媚

雍陶矜夸好媚 : 雍陶,字国钧,成都(今属四川)人。太和八年(834)进士,诗名其著,与贾岛、徐凝等酬唱。他自负其才,对来宾十分无礼,故少有人与之结交。有一位举子下第,谎称旧交求见,雍陶面斥其非。但当该举子对其诗表示仰..

王凝戏侮崔彦昭遭报复

王凝戏侮崔彦昭遭报复 : 王凝,字成庶,崔彦昭,字思文,两人是表兄弟。咸通中彦昭为宰相,凝为兵部侍郎。王凝先于大中元年(847)登第,第二年彦昭落选。当其走访王凝时,凝便服出见,已经不甚礼貌,且又进而认为彦昭只能由明..

丁稜口吃贻笑柄

汪遵苦读一拳登第

汪遵苦读一拳登第 : 汪遵,宣城(今属安徽)人,咸通七年(866)进士。年轻时为小吏,暗中苦读,善为绝句诗。因为家贫,只能借他人书来连夜强记。这些连他的好友许棠都不知道。等到赴试之时,许棠遇到他竟然大怒,因为自己应试..

李商隐娶王氏遭贬抑

李商隐娶王氏遭贬抑 : 李商隐从十七岁起就在令狐绹之父令狐楚幕下,得到爱护和关照,时间长达八年之久。商隐及第这年冬,令狐楚病故,次年,商隐应王茂元之聘入王幕,并娶茂元女为妻。令狐绹为此十分不快,以为商隐依托他人..

李商隐与柳枝

李商隐与柳枝 :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年轻时与一位堂兄的邻居名叫柳枝的姑娘,有过一段情意深长的交往。两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柳枝原约商隐一会,可惜一位友人偷走了诗人的行李,不克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