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定贬地

以字定贬地 : 传说苏轼、苏辙、黄庭坚被贬谪时,章惇根据他们的字分别确定贬地,苏轼字子瞻,“儋”“瞻”相近,贬儋州;苏辙字子由,“雷”下有“田”字,贬雷州;黄庭坚字鲁直,“宜”与“直”近,贬宜州。有些术士又据此推断他们将来的命运。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五:“苏子瞻谪儋州,以‘儋’与‘瞻’字相近也。子由谪雷州,以‘雷’字下有‘田’字也。黄鲁直谪宜州,以‘宜’字类‘直’字也。此章子厚騃谑之意。当时有术士曰:‘儋’字从立人,子瞻其尚能北归乎!‘雷’字,‘雨’在‘田’上,承天之泽也,子由其未艾乎!‘宜’字,乃‘直’字,有盖棺之义也,鲁直其不返乎!后子瞻北归,至毘陵而卒。子由退老于颍,十余年乃终。鲁直竟卒于宜。”王士禛在《香祖笔记》卷九对黄庭坚事作了辨正:“(崇宁)二年,(黄鲁直)以《承天寺记》为陈举所讦,羁管宜州,竟卒于宜,先是东坡已以建中靖国元年卒常州矣,安得如罗云云乎?”

为您推荐

苏辙追和张方平遗诗

苏辙追和张方平遗诗 : 张方平在四川任官,对苏氏父子极为赏识,后来官守南都,曾招苏辙为幕僚。元丰年间,苏氏兄弟被贬,张方平凄然不乐,作一诗相赠。张方平死后十年,苏辙重读他的赠诗,百感交集,追和一诗以示纪念。洪迈《..

苏轼作诗求真实

苏轼作诗求真实 : 何智甫在英州建造一座石桥,请苏轼作诗以记,苏轼作四言诗一首,共五十六句。因诗中有“我来与公,同载而出”等语,苏轼没有立即把诗送与何智甫,却借口未到桥所,不能落笔,何智甫即陪苏轼同行到桥,于是“..

苏轼与刘安世

苏轼与刘安世 : 苏轼与刘安世有一段曲折的交往。苏轼好仗义勇为,有时难免出现偏差过失,刘安世必以典故对他约束。苏轼恼怒刘安世的制约,而刘安世不满苏轼恃才变乱典常;苏轼以《尚书》“立贤无方”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

苏轼还宅

士人崇尚苏轼文章

士人崇尚苏轼文章 : 宣和年间,朝廷严禁苏轼文字。一士人私自携苏轼文集出城,被抓到官府。有关官员见文集后有士人所作之诗,寄托了对苏轼的深沉哀思和无限崇仰,心有所感,私下放了这个士人。南宋以后,士人更是崇尚苏轼..

延迟试期待苏辙

延迟试期待苏辙 :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山(今属四川)人。宋朝科目考试原在八月中旬。苏轼、苏辙参试的那一年,苏辙在试前忽然得病,眼看不能应试。韩琦闻知,即上奏,谓这次考试以苏氏兄弟最有声望,其中若有一人因..

黄庭坚以俚语却郭祥正

黄庭坚以俚语却郭祥正 : 黄庭坚非常喜爱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一词,很想作词和之,但苦于秦观词作的结句用“海”字作韵脚,很难依韵相和。当时郭祥正正好前来拜访,便为黄庭坚举了很多海字韵的例子,黄庭坚感到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