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与李师师

周邦彦与李师师 : 传说周邦彦曾与名妓李师师来往密切,一次他在李师师家,恰逢宋徽宗至,他急忙躲在床下。后作《少年游》词隐括当夜所见情景。徽宗知后大怒,令押送周邦彦出京,周邦彦作《兰陵王》与李师师告别,后来又因此词被徽宗召为大晟乐正。张端义《贵耳集》卷下:“道君幸李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于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隐括成《少年游》。李师师因歌此词,道君问谁作,李师师奏云周邦彦词。道君大怒,坐朝,宣谕蔡京云:‘开封府有监税周邦彦者,闻课额不登,如何京尹不按发来。’蔡京罔知所以,奏云:‘容臣退朝,呼京尹叩问,续得复奏。’京尹至,蔡以御前圣旨谕之。京尹云:‘惟周邦彦课额增羡。’蔡云:‘上意如此,只得迁就。’将上,得旨:‘周邦彦职事废驰,可日下押出国门。’隔一二日,道君复幸李师师家,不见李师师,问其家,知送周监税。道君方以邦彦出国门为喜,既至不遇,坐久,至更初李始归,愁眉泪睫,憔悴可掬。道君大怒云:‘尔去那里去?’李奏:‘臣妾万死,知周邦彦得罪,押出国门,略致一杯相别,不知官家来。’道君问:‘曾有词否?’李奏云:‘有《兰陵王》词。’今‘柳阴直’者是也。道君云:‘唱一遍看。’”“曲终,道君大喜,复召为大晟乐正。”

为您推荐

口乃祸门

口乃祸门 : 邵伯温(1057—1134),字子文,祖籍范阳(今北京西南)。他在陕西任官时,与一武官李君交往甚密,常参加李家歌宴。李君死后,邵伯温在李妻一次生日宴席上,见以前的侍婢出舞,不由得感怀往事,含悲作诗。李妻见诗后..

周邦彦梦中作词无不应验

周邦彦梦中作词无不应验 : 据说周邦彦曾在梦中作《瑞鹤仙》词,醒来能记下全文,却不明白其中意思。方腊起义时,周邦彦正在去杭州的途中,一路经历,竟与词中所写一一吻合。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二:“美成以待制提举南京..

李清照再嫁之争

李清照再嫁之争 : 据说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再嫁张汝舟,这引起了一些封建文人的不满和讽刺。《诗女史》卷十一:“(李清照)无检操,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古今女史》卷一:“自古夫妇擅朋友之胜,从来未有如李易安与赵..

王安中大书新堂

晁咏之善背书

晁咏之善背书 : 晁咏之,字之道,巨野(今属山东)人。晁咏之记性极好,读《汉书》时数行齐下,并能边看边与人笑谈终日,而掩卷论书中事,却如发生于身边那样熟悉。有一次,苏轼带着所作的《温公神道碑》访晁补之,晁咏之在壁..

朱淑真所嫁非偶

朱淑真所嫁非偶 : 朱淑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传说朱淑真父母择婿不慎,将她嫁给一个市井庸夫,以致她一生抑郁怨闷,抱恨而终。因而其所作诗词,多以忧愁怨恨之语,抒写其伤心断肠之情,后来魏端礼..

关注好梦多

关注好梦多 : 关注,字子东,浙江钱塘人。传说他曾三次梦见神仙向他传授仙乐,醒后,倚所记笛声作《桂华明》词一首。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宣和二年,关注子东在钱塘,避地携家于无锡之梁溪。”“一日,忽梦临水有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