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匆匆 : 抒情散文。朱自清著。作于1922年3月。收于《朱自清文集》,开明书店1953年出版。这篇散文表现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在现实生活中的彷徨、怅惘,而又不甘沉沦、有所追求的复杂心情。燕子飞去,杨柳、桃花枯萎,都有再来之时,而“我”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时间在身边匆匆溜走,它“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无声无影。时间的无情,生命的短暂,使作者不禁潸然泪下。但作者爱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叹息、徘徊中沉思:“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听之平常,思之肃然,是作者对自己的鞭策和激励,给人们以回味和启迪。全篇运用大量的拟人和比喻,把抽象的时光化为可感的形象。复沓的句式、跳跃的节奏,构成了一曲具有优美旋律的乐章。

为您推荐

雪 : 散文诗。鲁迅著。发表于1925年1月《语丝》周刊第11期,收于《野草》。文章描写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它“滋润美艳之至”,“隐约着青春的消息”;在雪野中,有血红的山茶、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腊梅、冷绿..

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 : 杂文。鲁迅著。发表于1925年5月《莽原》第3期和第5期。作者把中国人民之命运总结为“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并坚信“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散文。李大钊著。发表于1923年12月20日《新国民》,收于《李大钊文集》。作者针对五四落潮后不少爱国知识分子处于黑暗中徘徊的精神状态,号召人们在“艰难的国运”面前,应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

没有秋虫的地方

这样的战士

这样的战士 : 散文诗。鲁迅著。作于1925年,收于《野草》。当时鲁迅正在北京与北洋军阀以及章士钊、胡适、陈西滢等文人进行笔战。文章揭露和抨击“无物之物”,他们挂着学者、文士、长者、君子等的招牌,打着“学问,道..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 散文。朱自清著。作于1925年6月。收于《朱自清文集》第2卷,1953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写作者在上海乘电车时受“小西洋人”蔑视的遭遇:因为作者平时喜欢小孩,觉得这孩子长得可爱,对他多看了几..

芭蕉花

芭蕉花 : 散文。郭沫若著。作于1924年8月,收于《橄榄》。见《沫若文集》第7卷。这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讲的是“和母亲的晕病关联着的”关于芭蕉花的故事。作者幼年时曾去天后宫偷芭蕉花想为母亲治病,结果惹父母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