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腔

昆山腔 : 亦称“昆腔”。戏曲声腔、剧种名。发源于昆山(今属江苏)。元末南戏传至昆山地区,与当地语音及音乐结合而成,后明魏良辅又吸取海盐、弋阳等声腔的音乐,予以加工提高,使之趋于成熟完美。梁辰鱼等进一步研究改革,编写成首部昆腔传奇《浣纱记》上演,从而扩大了影响。传入北京后,取代了弋阳腔的盛行地位,逐渐发展为全国性剧种,被奉为“官腔”、“雅部”。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在表演、音乐、脚色分工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体系。清中叶后趋于衰微。建国后,这一剧种得到发扬光大,产生了不少优秀剧目。

为您推荐

词韵

词韵 : ①填词所用之韵。较诗韵宽,邻韵可通押,亦可四声通协、借协方音等。源出诗韵,系据诗韵并参酌词作名篇而成。词之押韵方式较诗复杂且多变化,有一韵到底、一词多韵、一韵为主间协它韵、叠韵、同部平仄通协..

换头

换头 : 也作“过片”、“过变”、“过遍”、“过处”、“过拍”。词学术语。词之初,其形式多为单调小令,后演为上下二片之词。因有的词下片之开头音乐节奏与上片相比有所改变,歌词之句式也相应发生变化,遂称下..

北曲

北曲 : 金、元时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之总称。同“南曲”相对。渊源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宋词、唱赚、转踏和北方民间曲调。盛行于元代。其特点是乐律用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声音阶;曲..

令、引、近、慢

步韵

步韵 : 亦称“次韵”。诗学术语。和韵方式之一。指和诗时用原诗字韵,且先后次序与原诗相同。宋刘攽《中山诗话》谓:“唐诗赓和,有次韵,先后无易。”步韵始于唐元稹和白居易。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谓:“白居..

话剧

话剧 : 一种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艺术。1907年在日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生了中国的早期话剧,当时称为“文明戏”,又称“新剧”。演出的团体有春柳社、春阳社、进化团,演出剧目有《黑奴吁天录》..

南曲

南曲 : 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之总称。同“北曲”相对。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南方民间曲调。元代流行于南方江、浙等省,明代盛行。其特点是用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曲式为单阕体,若多次..